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
ISBN: 9787521760941
小Lin(Lindsay)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又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金融数学,取得硕士学位,曾就职于纽约摩根大通投行。 知名财经科普UP主。2022年B站百大UP主;2022年抖音年度高光时刻作者;2021年度知乎新知答主。今日头条、腾讯科技、36Kr、领英等10余个平台优质内容创作者。 小Lin用轻松幽默的风格和专业的视角分享商业财经内容,形式活泼风趣,表达深入浅出。活跃于B站、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知乎等平台,全网粉丝超过1000万,总播放量超过4亿次。
第一章 日本之殇·一 泡沫是怎样产生的 导语 日本,绝对可以称得上20 世纪最奇妙的经济体之一:从一个二战的战败国迅速崛起,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却又吹出了全球近代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破裂之后,持续了长达30 年的经济停滞始终不见起色。这究竟是日本经济制度的问题,还是日本央行的失误,又或是经济规律的必然? 本章从日本经济中重大事件的角度切入,还原日本经济为何如此特别。 日本经济的复苏期(1946—1954) 二战之后日本本国大约有40% 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毁,国内的情绪非常低落。同时,战争的极度消耗使日本欠下了巨额债务,日本的GDP 在这时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图1-1)。 美国于1945 年到1952 年接管日本,帮日本进行战后恢复,其中包括帮助日本制定宪法,进行土地法改革、劳动法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以极快的速度帮助日本完成经济重组。改革完成后,美国于1952 年撤军。 再有就是三年的朝鲜战争(1950—1953),美国产生的大量物资需求基本都落到了日本头上,这些需求真正帮日本摆脱了战后的内需不足。 可以说,是美国帮助日本从战后的一塌糊涂中迅速爬出泥潭。现在看来,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还挺有趣的,前脚刚炸了珍珠港、扔了原子弹,后脚就各种合作互助。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日本经济的崛起期(1954—1972)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日本的经济体制基本重启,整体的人口素质非常高,物价水平又非常低,也就是说日本有一大批聪明的廉价劳动力,又赶上当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自然成了“世界工厂”。 日本先是大量出口农产品,接下来的10 年是电子产品的天下:相机、电视机……一大批日本公司在此期间成长为巨头。日本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期:1954—1972 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超过了10%,持续的高速增长让全世界经济学家吃惊到下巴都掉到了地上,还产生了“日本经济奇迹”这个专有名词。 我们不妨将日本和美国的GDP 情况做个对比。美国从1881年以来的人均GDP 绝对可以说是冠绝全球了,100多年几乎在持续上涨,只有1930 年大萧条时期有个明显的低谷,但紧接着二战来了,人均GDP 继续增长。 相比之下,日本人均GDP 走势,可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猛,但如果放在对数坐标系下观察,两者的变化趋势会体现得更加清楚。可以看出来日本人均GDP 趋势在二战之后有一个更大的低谷,只有不到3 000 美元,不到美国的1/5。可是之后的20 年,日本经济奋起直追,也就是日本经济奇迹时期,1973 年追到了美国的2/3,完成了神奇的举国大跃迁。 接下来,就要触碰到日本经济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了。 为什么日本经济如此特殊?为什么全球经济学家都要把日本经济单独拿出来讨论?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这20 来年,包括之后的10 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而后来又出现泡沫,最后壮烈崩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因—财团体系。 日本的财团体系 从1860 年到二战之前,日本的经济基本上被一些特别大的家族控制着。它们控制着日本经济中的各大命脉产业。这些家族被 称为“财阀”,日语叫“財閥”(Zaibatsu),大概意思就是经济上的一种垄断联盟。 当时日本有四大财阀:三菱财阀(Mitsubishi)、三井财阀(Mitsui)、住友财阀(Sumitomo)、安田财阀(Yasuda)。几大财阀富可敌国,强大到连日本政府需要钱都得找这几大财阀去商量,所以很多人认为20 世纪日本挑起的多次战争都是这些财阀在背后推动的。 二战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把这些财阀全部拆分了,很多资产都收归国有。 可没想到,这种抱团意识在百年后已经深入日本经济的骨髓,将财阀解散,日本经济反而陷入迷茫。这些财阀被拆分后,其原来的成员像电影里的终结者一样,已经被分散到各处,但没过几年居然又开始自发聚拢,先是聚成一些小联盟,最终又几乎原封不动地回来了。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形式,美国十分无奈,但又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顺其自然。 新形成的这些集团不再叫财阀,而是叫财团(Keiretsu),主要有6 个,它们将在未来半个世纪主导日本的经济:三菱财团、三井财团、芙蓉财团(Fuyo)、住友财团、第一劝银财团(DKB Group)、三和财团(Sanwa)。 这些财团都是以若干家大银行为核心,横向控制电子、汽车、石油、食品等一系列产业链。在财团内部,公司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互相持股,领导层经常一起开会甚至聚会,包括高管在内,人员都是可以流动的,形成了一个小的商业生态链。 为什么以银行为核心呢?因为银行手握大量的资金,也就是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果哪个财团的流动资金吃紧,银行一笔低息贷款直接到账。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财团里三菱汽车卖不出去,在群里一吆喝:大家今年帮我们冲冲业绩,多买我们的车啊!销量一下就上去了。 当然实际上没有这么夸张,不过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财团的机制使内部形成合作关系,对于其中的公司有相当强的推动和扶持作用。 而财团包括两种类型:横向的跨领域类型,纵向的连接整条产业链的类型。大部分制造业巨头——丰田、东芝、尼桑都是原材料、生产、销售一条龙,从下游到上游,可能有多达上万家公司。这就是典型的裙带资本主义。 有人不免疑惑:这种形式的财团不是和俄罗斯的寡头经济差不多吗?美国不也有一大堆巨头吗? 日本这些财团之所以不同,在于它们不光是纵深统治一个领域,还横跨经济中的多个领域,一个财团囊括成千上万家公司,分布在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都是以银行为中心。 日本的财团或者财阀制度影响着日本的经济,在后文大家就可以看到。 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种财团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它非常有利于提高效率、整合资源、降低无谓竞争,员工基本都是终身雇用,所以人员流动性很小。因此才有了图1-3那条惊人的曲线。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日本经济有点意思了?这只是个开始,让我们慢慢深入。 ◎受全网千万粉丝喜爱的内容创作者小Lin写给每个人的财经科普书 北大学霸、哥大硕士、华尔街前分析师小Lin用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一口气将复杂的经济学现象及背后的趋势总结出来,深入浅出地带你认清各种经济金融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已获得全网亿万次认可的内容再升华。 ◎商业财经不无聊,冰冷的数据和规律背后,是充满温度的人间烟火 用普通人都看得懂的语言,一口气讲透日本、韩国、印度、希腊、欧盟、英国、中东、俄罗斯、土耳其的经济脉络,帮助大家从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中,看透经济运行的逻辑与趋势,看清周期,辨别时势,正确决策。 ◎培养经济学底层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 从经济发展规律及基本的财经金融基本概念出发,讲透冰冷数据后的经济学原理及金融知识,带大家用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即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或热点事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