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27
折扣购买: 园林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
ISBN: 9787513619721
相传在离“归墟”不远的 海面上,漂浮着五座仙山。 名叫岱舆、员峤、方壶(方 丈)、瀛洲和蓬莱。山势巍 峨挺拔,山上有许多美丽的 亭台楼阁,是众神居住和娱 乐的场所。然而,有一件事 使众神们感到十分苦恼,就 是尽管仙山上有吃不完的美 味珍果,玩不腻的异景名胜 ,但这五座山却是没有根基 的,它们在海上就像漂泊不 停的船一样,随波逐流,动 荡不安。后来为了解决困境 ,海神禺强找来了十五只巨 大的神龟,命它们以三只为 一组,每组派一只背负一座 仙山,其余两只在旁守护, 每六万年轮换一次。起先由 于巨龟们忠于职守,仙山从 此稳定下来,这使众神们非 常高兴。谁知好景不长,有 一天龙伯王国来了几个巨人 ,逮走了岱舆和员峤下的六 个神龟,由于失去了神龟的 支持,这两座仙山随海流和 狂风向极地漂去,沉没在海 底,最后只剩下方壶、瀛渊 和蓬莱三座仙山。东海仙山 的神话传说是古代人们的一 种海市蜃楼的幻想,这个有 趣的神话故事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在神仙 思想占主导的园林里,模拟 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是山岳 景观和海岛风光的再现,这 在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中非 常盛行。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一跃 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 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的封建大帝国。园林被赋予 了皇权色彩,秦朝开始出现 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秦始皇幻想自己能长生不老 ,永享富贵,于是方土们告 诉他:只要自己来无影去无 踪地出没于各个宫苑之间, 凡人就摸不清你的活动规律 ,你就可以像神仙一样的长 生不老了。方士们这番神仙 说辞很迎合始皇的心理。求 仙心切的秦始皇大受其蛊惑 ,立刻在成阳大兴土木,修 建了上林苑和阿房宫。他命 人建造了无数的复道、甬道 ,将各个宫殿连接起来,几 乎无须经过露天完全由室内 通达。这样既保证了始皇的 人身安全,又让别人摸不透 他的行踪,犹如神仙一般无 影无踪。始皇一生十分迷信 神仙方术,多次派徐福率童 男童女赴东海仙山求取长生 不老的灵丹妙药,希望永享 荣华富贵。在多方寻求毫无 结果的情况下,他退而求其 次,在兰池宫挖池筑岛。据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秦 兰池宫在成阳县东二十五里 ,水池东西二百丈,南北二 十里,引渭水到池里。始皇 命人在池中模拟海上仙山, 筑了蓬莱山,并刻了长二百 丈的鲸鱼石。将自然山水缩 摹在始皇的宫苑里,目的是 为了满足他接近神仙的愿望 。兰池宫堆岛筑山、模拟神 仙境界的做法,比之前筑台 求仙更具有意境的联想,为 汉代宫苑中求仙环境的营造 奠定了基础。 汉代是中国发展史上的 一个重要阶段,各种文化都 得到了长足发展,园林艺术 亦是如此。皇家园林是西汉 造园活动的主流,在继承秦 代皇家园林的传统上有所发 展和充实,多在郊野山林地 带兴建离宫别苑,上林苑是 其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园林。 上林苑位于长安的西面 ,是秦朝的旧苑,汉武帝时 将其扩建,它南傍终南山, 北滨渭水,占地面积广,是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 园林。汉武帝也十分迷信神 仙方术,他效仿秦始皇,模 拟神仙起居环境,建造了各 种各样的水景区。在昆明池 的东西两岸分别设置了牛郎 、织女的雕塑,用池水象征 天上的银河。这两件石像至 今保存完整,当地人称石像 为石爷、石婆。建章宫西北 面的太液池中布置了三个岛 屿,象征蓬莱、方丈、瀛洲 三座仙山。另外,上林苑中 的植物配置也相当丰富,尤 其有群臣进贡的奇树异果, 称得上是座大型的植物园。 上林苑不仅满足了帝王通神 求仙的欲望,还有游憩、居 住、朝会、娱乐、生产等功 能,无疑是座多功能的皇家 园林。 生成时期,园林从无到 有,功能上从以生产、狩猎 、通神、求仙为主,逐渐演 化为以游憩、观赏为主。人 们对自然界充满了畏惧感, 思想上处于崇拜神灵、崇拜 自然的阶段。皇家园林规模 宏大,通过单纯地模仿自然 山水以达到观天象、仿仙境 、通神明的目的。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