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节
作者简介
[英]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Winterson) 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出生,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2016年,温特森入选“BBC100位杰出女性”名单。
内容简介
2009年,也就是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出版4年后,我读了这本书。它是一场对于未来的乐观展望——一个依托于计算技术的未来,一个属于超级智能机器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人类将会超越如今自身生理极限的未来。 我不得不将这本书读了两遍,一遍理解意义,一遍关注细节。 此后,出于自己的兴趣,我开始年复一年地追踪这个未来。这意味着每周通读一次《新科学家》和《连线》杂志,阅读《纽约时报》和《大西洋月刊》上出色的科技文章,也包括通过《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关注金钱的流向。我会捧起每一本新出版的科技类图书,但这对我来说还不够。我觉得我没有关注到更广阔的图景。 我们是如何抵达当下的? 未来将去往何处? 我以讲故事为业,我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成为事实之前都是想象和虚构:飞翔的梦想,时间旅行的梦想,和某个人跨越时空即时对话的梦想,长生不老的梦想——或是起死回生的梦想。创造一种并非人类,却与人类并存的生命的梦想。关于其他的疆域,其他的世界。 在接触雷·库兹韦尔的著作很久以前,我读了哈罗德·布鲁姆的作品,那个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美国犹太裔文学评论家。在布鲁姆较为私人化的一部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他只为自己而非他人阐明事物)《J之书》(1990年)中,他审视了《圣经》的最早源头,研究了那些后来被编写和润色为希伯来圣经的早期文本。《摩西五经》,即希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大约写于耶稣降生的10个世纪之前,所以距离今天的我们大概有3000年了。 布鲁姆认为这些早期经典出自一个女人之手,而他本人绝非女权主义者。布鲁姆的论断很具说服力,它让我欣喜地发现,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虚构人物——上帝,世间万物的创造者,自己却是由一个女人创造出来的。 在探究这背后的故事时,布鲁姆对《圣经》中的一处祝福提供了自己的解读。那是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祝福,但事实上,也是我们所有人都想要获得的祝福。它并不是“要生养众多”——那是命令,不是祝福;而是让更多的生命进入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 这不正是计算技术将会带给我们的吗? 1.张悦然、蒋方舟、任晓雯、刘瑜一致推荐的当代英国女作家,洞悉人工智能对人性的影响,预测12个父权制垄断科技的后果 2.本书提出的问题真实又令人不安:如果人类的思维可以托生于网络,将人类和人工智能分开的标准是什么;如果科技模型彻底由男性凝视垄断,女性的身份会变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