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大冯

焦点大冯
作者: 杜仲华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34.00
折扣价: 23.46
折扣购买: 焦点大冯
ISBN: 97875039404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末日夏娃》是大冯的一 部充满哲理和警示意味的小 说。他写这部作品,是因为他 敏锐地意识到西方现代化进程 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环 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 等等。他认为高科技是“神”, 给20世纪人类生活注入无限 生机与活力;高科技又是“魔 鬼”,给世界带来诸多不可克 服、不可逆转的缺陷和问题。 作为一个文化人,大冯更关注 的是文化生态问题,即一座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特征、文化性格等)的保护问题。是否充分重 视 这个问题,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国外时,大冯每到一座历史 文化 名城,如维也纳、柏林、罗马、新加坡,都认真考察当地城市保护的观念和 措施。 在罗马旧城区,一根坍塌的古罗马石柱都原封不动,并在地图上标明位置, 任何 人不得搬迁。文化,拥有着一种尊严! 过去,作家只提社会责任感,现在,大冯提出一个新概念:文化责任感 —— 当整个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尚未觉醒时,文化人应当“先知先觉”。 大冯想让整个社会明白的是:一座城市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有其文化 功能。 有人认为:城市保护与城市建设是一对矛盾。 大冯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其一,从历史上讲,我们的前人创造 了许 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但因缺乏文化意识和保护观念,未对其进行认真考察清 理; 其二,任何城市的发展皆是线型的,不断更新的,但我们来得太突然,城改 全面 铺开,这在世界史上都是少见的。由于对居民住房欠债太多,使城建部门来 不及 考虑哪些建筑属于保护对象,便匆匆拆除了。 但这些矛盾不是不可化解的。否则,我们城市的文化特色、文化品格便 会随 着大规模城市改造而逐渐消逝乃至荡然无存。而历史是一次性的,不能复制 和克 隆的。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清理、规划工作,搞清楚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品格,给 城市 主管部门提供准确的文化视点和保护目标。 那么,何为天津的城市文化特征呢? 过去,史学界、学术界对此认识模糊,不少人照抄书本,因袭前人的现 成结 论,认为天津城市文化特征分为本土文化和租界文化两大块。大冯经过近五 年实 地勘察,首次发现老城区与海河沿岸不属于同一种文化空间——老城文化为 儒家 精神所笼罩,严正整饬,具有中国北方古城那种规范化的特征;而老城之外 的“宫 南宫北,河东水西”,则表现为一种强悍好胜、生猛鲜活的“码头文化”。 近年来 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天津人”,表现的即这种文化形态中人。大冯的《三寸 金莲》 反映的基本是老城文化,《神鞭》则基本是“码头文化”。而“租界文化” ,基本是 一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的上层文化,曹禺的《雷雨》、《日出》即以这种 “租界文 化”为背景。 “三个空间”的认识澄清了,也就把握了天津这个北方大商埠风格独异 的人文 背景、斑斓夺目的文化色彩和城市性格。这也是将《天津老房子》分为《旧 城遗 韵》、《东西南北》和《小洋楼风情》三部出版的原因所在。 大冯说,他给这个世纪的天津历史文化“定格”,留下一张“爷爷奶奶 的 照片”。 为这次围绕《天津老房子》而进行的大规模文化采风行动,大冯花费了 整整五 年时间。 大冯说,他有三项工作:一、写作;二、绘画;三、社会文化行为。现 在,《天 津老房子》大功告成,20世纪最后一年的主要精力要转移到写作和绘画上了 。 1999年初,《文学报》邀大冯为该刊题写一句话,大冯写的是:“希望 每个作 家都写一部留给这个世纪作纪念的东西。” 有两个题材在大冯胸中积蓄已久,呼之欲出:一个是关于“文革”的小 说,另 一个是“文化小说”。 五年来,大冯对天津地域文化进行了地毯式的、“掘地三尺”的考察, 把生活 “折腾透了”,因此比别人更理解这座城市之魂。那么,他会否写一部关于 天津的 系列小说呢? 大冯回答:“不会。我还是从大的历史文化和人生的角度,努力去揭示 国民 的文化心态。我动用的是我熟悉的生活和人物,但写的东西绝非天津地域文 化所 能涵盖的……” 例如“文革”中他个人的体验,若按当年的写法,则难脱“伤痕文学” 之窠臼; 仍是这些体验,经过“文革”和改革开放,不断观察生活,进行中西方文化 交流, 便会寻到更大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的最 大主 题是“善是不可战胜的”,冉·阿让表面看很软弱,却对生活有着钢铁般的 信念; 托尔斯泰的《复活》写的是如何清洗自己的灵魂和清洗的艰难,作家动用的 是丰富 广阔的俄罗斯社会生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家思维的视野和力度。 关于“文化小说”,大冯想把他所关注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差异的问 题,放 在19世纪末最初开辟租界的一代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接触来写。这是一个历史 问 题,也是将来的人类问题之一。 大冯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历史,研究问题,方可获得钱钟书所谓的 “通 感”;而文化积累对作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为编纂《天津老房 子》而 进行的文化采风行动,给了他丰厚扎实的文学积累。他觉得有些以前特别想 写的 小说如今看来显得太肤浅了,因此欲变换一种思维、一个角度,挖掘一种独 特的 深度。他尤其欣赏毕加索的精神:不断否定自己,摒弃自己创造的形式,创 造新 的形式。 有记者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大冯牵挂多多》。的确,进人他那新古典 主义风 格的居室,恍如置身于一座精妙的家庭博物馆,书橱上摆的,墙壁上挂的, 案几 上陈设的,皆是中外名典,古今瑰宝,大到石雕造像、陶瓷瓦当,小到民间 木板、 铁艺烛台,每个物件都有出处,都能讲出一段娓娓动人的故事。 有时,你会觉得他像个千手千眼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广泛涉猎, 兼收并 蓄。他一手捏着文学之笔,一手捏着绘画之笔;一手抚弄老祖宗的文物古董 ,一 手捧着从欧洲捡来的“洋破烂”;一手指挥文坛各路诸侯……他的生命方式 简直 是个谜。 在大冯看来,一个作家的最佳状态表现有三:一、敏感;二、充满想象 力;三、 身体健康。这三条他都具备。所以,他虽“牵挂多多”,却要有所选择:因 为他已 不再年轻,写作时间不会很长。他想抓紧时间,写他最想写的东西。当然, 他也 会忙里偷闲,作为身心的一种调剂,将他“憋”在心中的对绘画的新观念、 新感觉 尽情宣泄出来。他请作者参观他客厅走廊里悬挂的一幅近作:“你看,这幅 画中 的景物不完全清楚,也不完全模糊。画面具有空间性,同时具有时间性;比 如我 们去看什么,有的时候它重要而清晰,有的时候就不重要而模糊……我想表 现这 种时间性。”听来有些玄妙,这,大概便是他新的“绘画语言”吧!他刚刚 为人民 文学出版社写的一本图文并茂的新书《画外话·冯骥才卷》已经收入一些这 样的 新作了。 1996年,大冯应邀为中央电视台一部文化底蕴很深的专题片《永远的敦 煌》撰 稿,之后便义无反顾地迷上敦煌学,以至著名敦煌学家史维湘断言:“中国 又出了 个敦煌狂!” 那一阵子,他的书房里堆满敦煌学和佛教的典籍和画册。他的目标是: 用海 涅式的诗意的笔法,撰写一部深奥的前人从未触及的敦煌学中的宗教艺术问 题。 这是一个庞杂的、浩瀚的、十分令他着迷的、“一掉进去就出不来”的问题 ——“你 看,那些美丽的妙不可言的敦煌壁画,在风格上与永乐宫的壁画完全不同, 与印 度、中亚和新疆的也不同。它既非舶来,又非本土,又非稀里糊涂的融合。 它们 为何不同?从哪儿来的?那些形象是什么?——我就写这个!”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