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竞争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郭学兰,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现任伊犁师范大学法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近年来在《价格理论与实践》《俄罗斯东欧中亚市场》《商业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在权威出版社公开出版《中亚五国企业法概论》和《相对优势地位理论的反垄断法适用研究》两部学术专著;主持及主研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 邱天,山东临沂人,伊犁师范大学经济法学研究生,主持课题一项,参与课题研究八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七篇,三次获得论文年会奖项,两次获得研究生奖学金。 买小芳,宁夏吴忠人,伊犁师范大学经济法学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四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两篇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增多。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合称为“一带一路”倡议。2013—2022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 19.1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 3800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2400 亿美元。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3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3 年 11 月 24 日,中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中亚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与核心区域、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和双内陆国所在地区、中国西出的首站,是中国联通亚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开展经济合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中国作为中亚国家的邻国和最早与中亚国家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中亚国家走向海洋和东南亚、东北亚的重要通道。 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帮助跨国企业了解和熟悉中亚五国的投资营商环境,熟悉中亚五国竞争法律体系,本书分别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竞争法历史发展背景和现状、立法主要内容、立法依托的理论依据以及与中国竞争法律体系的比较几个方面系统地阐释分析中亚五国竞争法律体系与中国竞争法律体系的不同,点明了中国竞争法律制度较为系统、全面、完善的优势以及中亚五国对中国竞争法律体系可以借鉴的地方,以便跨国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更加精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在跨国贸易过程中更加系统地处理经济纠纷,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