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未来:一个激发工作中每个人创造力的有效计划
作者简介
加里·哈默(Gary Hamel),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财富》杂志称他为“商业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哈默曾入选《华尔街日报》2008年评选的“全球100位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哈默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观念,如战略意图、战略架构,以及商界耳熟能详的“核心竞争力”等,改变了许多知名企业的战略重心和战略内容。著有《管理的未来》。 米凯尔·贾尼尼(Michele Zanini)是管理实验室(Management Lab)的共同创办人。贾尼尼和加里·哈默一起帮助先锋组织实现更高的韧性,重塑工作环境的创新性和吸引力。贾尼尼曾在麦肯锡担任助理合伙人,领导组织、战略及金融服务工作。贾尼尼曾担任兰德公司工的政策分析师。贾尼尼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帕迪兰德研究生院。
内容简介
推荐序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加里·哈默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的结识缘于他的一本书——《管理的未来》。“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不是地球的引力,而是缺乏创造力”,他对管理创新的极大热忱,以及颠覆传统、重启变革的先锋意识,与海尔随时代之变,永远“自以为非”、御“变易” 之势的管理信条不谋而合,我与他相见恨晚。 十几年后,这本他与米凯尔·贾尼尼先生携手著成的新作,让“管理的未来”成了现在进行时。 它是一本优秀的实用指南,正如书中所说,它崇尚“释放人类精神”“以人为中心的新价值观和原则”。 然而,这只是这本书的“形”与“理”,我认为这本书的“神”与“心”在于颠覆性地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新管理原 则,一种以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管理价值观。这本书是一份管理界 “人本主义运动”的宣言。 在这场以人为名的管理变革中,海尔是一名见证者、参与者、先行者,因此有幸成为本书重点阐述的“管理先锋公司”。 我在成为管理者之前,也做过多年的普通工人,是纯粹的被管 理者,亲身体会过在科层制中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个人价值的感受。成为管理者后,我见证了海尔经历改革开放、企业出海、中国入世等多个时代风口,看到许多抓住一个风口便不求突破的企业逐渐走向消亡。面对一直在变的用户、行业、时代,只有打破牢固的科层组织,解放被禁锢的创造力,人活了,企业才能活。 不平凡的 2020 年,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切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亲历着一个 VUCA1 时代。这个时代可套用《易经》的“三易”原则,唯一的“不易”就是“变易”。而“简 易”则是大家迫切呼唤的新管理模式,在海尔,它就是员工与用户零距离的人单合一。 这就是这本书所希望的“能激发并满足人类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的组织”。物联网时代的用户进化了,他们需要被视为单独的个体,定制个性化的体验。个人需求虽小,但经由物联网链接起的万亿个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也给组织带来了转型难题。 2017 年,加里·哈默先生来青岛参加首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说,许多大公司的员工面对庞大的公司组织都有深深的无力感,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公司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变了世界。显然,加里·哈默先生希望“让组织和身在其中的人一样出色”。 在全球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鹅”冲击后,不少分歧与不和于混乱中滋生,但正因如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共生与协同。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 2000 年说过,“未来 25 年公司将不再幸存”。现在是时候将传统的科层制颠覆为网络化的自组织了,而这本书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因为自己不是 CEO。但他又举了甘地、曼德拉、马丁·路德·金等人的例子,他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没有足够高的职务与权力,但还是改 · 张瑞敏、曾鸣等国内外20余位先锋企业高管、经济学家、学者力荐 · 以奋斗者为中心的全新管理变革路径 · 运用本书提出的管理原则,企业足以产生颠覆游戏规则的创新 · 提倡组织的重塑、工作环境的重塑,提供帮助企业解锁每个人创造力的行动计划 · 绘制新的蓝图,帮助组织把每份平常的工作变成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