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原来这么有趣
作者简介
[韩]朴成赫 作为一名被韩国首尔大学法学院、延世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东新大学韩医学院同时录取的学生,作者对学习这件事情比大多数人都更有发言权。 ? 作者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偏远村庄,每到农忙时节,他就会被长辈们的劳动号子“轰炸”,夏天还要和叮咬四肢的蚊虫“厮杀”,可以说他根本不具备所谓的学习环境。由于没有任何培训机构的辅导和帮助,加之学习进度严重滞后,周围人对他的学业充满了担忧,“啧啧,这小子能考上大学吗”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不过作者认为,学习不需要他人督促,只要自己用心,就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他也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坚定信念,聪慧与否或者客观条件都不是影响学习的主要问题。作者身体力行,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真知灼见。后来,他报考的所有学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使周围的人惊诧不已。 ? 作者把“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这一使命的感召下,历时八年精心创作出《学习原来这么有趣》。另外,作者还著有自我提升类图书《蝴蝶的梦想》,讲述了偏僻山村的一群村民凭借坚定的信念创办蝴蝶嘉年华的故事。
内容简介
每个下定决心的瞬间,我都与你同在 我挑选好一本工作手册,径直走向繁忙的收银台,站在等待结账的长队末尾。就在这时,排在我正前方的一位衣着简朴的男生对他旁边的朋友说:“他也太幸福了吧。我看学习对他来说就像喝蜂蜜一样开心。” 听罢这句话,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的朋友简单明了地回答说:“岂止是喝蜂蜜,我看是掉进蜜罐子里了吧!” 听到这段有趣的对话,我抬头看了两人一眼,结果大吃一惊。那两位学生手里正拿着我写的《学习原来这么有趣》这本书, 他们之所以站在这里排队就是为了买我的书。 “哦,怎么会这么巧!那他们刚才说的话莫非是在说我?而且还是当着我的面?” 惊讶之余,我也感到一丝难为情,对我来说,学习也不完全像喝蜂蜜一样,只有甜蜜的一面……那两位学生大概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对朴成赫的议论之词会即时传到朴成赫本人的耳朵里。我不禁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他们之间的对话。明明很在意,我却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为了不被察觉,我故意将视线转移到别处。 “真让人羡慕啊!只要随便学一下,考试的时候就如有神助,下笔随便一写就是正确答案。” ——什么?说我吗?我什么时候这样了? “不知道他有没有学习压力,但我觉得他妈妈肯定不会因为学习而责罚他。” ——天哪,我好冤!根本没有这回事! 结完账的人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排队的队伍,在我们一点一点向收银台挪步的过程中,两位同学依然聊得火热。 “你说他是不是从来没有羡慕过什么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有多好,只可惜…… “他上学的时候肯定无忧无虑。” 当他们聊到这句的时候,我差点儿忘了自己是在偷听。“没有,才没有呢!”这句话险些就脱口而出了。可是我却只能偷听,无法反驳,这种处境让我觉得又郁闷又生气。但是另一方面, 我又因为两位同学的对话而感到心酸和难过。 学习究竟是多么让人疲惫不堪的事, 才会让他们话里话外都透露出自己心底的那份茫然。就在我思绪万千的时候,其中一位同学长出一口气说道:“唉,如果我也能发自内心地觉得学习很有趣就好了……” 尽管他的话没有说完,我却在心里为他默默祈祷: “衷心希望你可以如愿以偿。” 在需要痛下决心的时刻,这两位同学恰好与本书结缘。如果现在他们的学习进展顺利的话,身为作者的我会觉得很欣慰、很感激。 像魔法一样不会轻言放弃的决心 “天哪, 这个人得觉得学习多容易才会写这样一本书?” “写这本书的人肯定一次都没有被学习折磨过吧。” 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叫《学习原来这么有趣》,所以我常常听到类似上面这样的误解之言。 但是仔细通读过本书的读者一定会知道,因为我很晚才开始正式投入学习,所以我没少吃苦头。因为学习远不如想象中进展得顺利,我的内心也曾深受打击。在学习态度转变之前,很多时候我都是无奈地蜷缩在座位上,独自埋首叹息。好像所有人都在进步,只有我一个人止步不前,这种自卑和挫败感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无能。 我之所以会花费长达8年的漫长岁月写这本书,与其说是因为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不如说是我太了解学习的苦涩滋味了。我衷心地希望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少经历一些我曾体验过的痛苦,少走一些我曾走过的弯路。 如果你也像过去的我一样迷茫彷徨,我希望在你伸手求援的时候,自己能成为抓着你的手、带你走出困境的人。我很想帮助那个即便精疲力竭也没有放弃、仍旧挣扎着想要振作起来的你。就像所有人都曾经历的那样,你只是还不太擅长管理自己的内心,时不时就想放弃或逃避,但是你每天都在积累自己的实力,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我希望一直与你同在。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在你茫然失措的每一个瞬间,我都能与你同行,我们就这样不期而遇。 要痛下决心了,是吗?这次一定要让学习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不顾一切地努力拼搏, 是吗?那么在你下定决心之前,我想告诉你一个事实。所有决心都像陶罐一样,难以逃脱终将破碎的命运,或许存在“很早破碎”和“很久之后才破碎”的差异,但终究还是会像破碎的陶罐一样散落一地。 你可能会抱怨:“我好不容易才决定要重新出发,你为什么要泼冷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我真正想对你说的是下面这段话: 所有决心都有终结的那一天。从长远来看,在知道了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再下决心对我们更有帮助。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创造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永不动摇的决心,而是去树立可以持续得更久一些的决心。 不知何时就会袭来的挫败感,别说是动摇我们的心绪了,将我们的决心连根拔起都是有可能的。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现在已经下定的决心说不定哪天就会走向终结,而这个结局并不是由我们本身的不足或者无能造成的,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因此,对任何人来说,绝佳的决心并不意味着完美,而是能够鼓起勇气在决心坍塌的废墟上建立起崭新的决心。不要因为第一次下定的决心动摇而自责或难过,只要轻轻地抖一抖身上的尘土,重新站起来重塑新的决心就好。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我们坚定决心的能力也会与日俱增,这次的决心一定会比上一次的决心更加坚毅。哪怕这次的决心不知何时会再次崩塌,那下一次的决心也肯定会比这次的决心更加坚定。 我相信你是一旦鼓起勇气就不会轻易退缩的人。如果这本书、如果我可以从旁见证你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 我想再次坚定地对你说 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这让我受宠若惊。以学习为主题的书籍鲜有登上综合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情况,而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也让本书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与更多的读者邂逅,这得益于每一位热心读者的细细品读和倾情推荐。在这里我衷心感谢长期以来热情支持本书的广大读者朋友。 “读过之后就会渴望学习!”随着这样的传闻越来越多,人们大都过分强调本书的实用性,但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认真思考“学习的本质”的机会。对于大多数不管是否真的热爱学习,都会将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倾注在书桌前的学生,我想告诉他们一些发现学习乐趣的方法,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经历一些富有意义的时刻。我希望大家不是硬着头皮逼迫自己学习,而是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我希望帮助大家将学习变成一种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魔法”。 另一方面,一提起学习,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涉及考试分数的激烈竞争,我希望自己能在打破这一错误的普遍性社会认知上尽一份绵薄之力。孩子们在小小年纪就被迫卷入激烈的竞争,被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反复折磨,我希望能给这些心灵受伤的孩子带去一丝慰藉。如果你也在“要比别人更优秀”“要做得更快更好”“要马上行动”这样的高频督促下变得焦躁不安,我希望这本书能将你心中因为竞争而产生的焦虑转化为学习的乐趣。如果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大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打破对学习的偏见,并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作为作者的我将会无比开心。 现在就让我们扬帆起航吧! 如果你也像过去的我一样,虽然费尽心思想要做到更好,但却总是事与愿违,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会一直为你加油。 因为我知道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 - 01 - 为时已晚?不,还来得及 生而为人,不是为了消殒渐微,而是为了尽情绽放。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美国电视主持人 失败的人只会在踌躇犹豫中浪费精力,?而成功的人不会举棋不定,只会自信前行。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奥地利诗人 你知道一些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吗?正是“现在才开始学习的话,是不是为时已晚?”教育咨询专家表示,提出这一问题的人年龄各异,从满脸稚气的初一学生,到即将迈入高中校门的青涩新生,乃至距离高考只有百日之遥的复习生,大家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 果不其然,不管是在网络论坛里还是空间留言板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数以万计的人满面愁容、小心翼翼地一问再问,此时此刻也不例外。 “我现在是几年级,想考什么学校。现在开始学习的话,会不会已经太迟了? 为时已晚 问题的评论区里充斥着廉价的鼓励:“就算开始得再晚也还是有后来居上的人嘛!”“总是可以的!”“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尚早的时候。”所有评论后面都不忘加上一句“努力,加油哦!” 这些空洞无物、于事无补的安慰之词不过是说者和听者都不相信的、不负责任的言论而已。提出问题的人并不是真的心怀疑惑,只是期待有人可以说出自己想听的答案罢了。“欺骗我吧!告诉我现在还来得及,我只想听到甜蜜的安慰!” 你想再稍微推迟一下正式投身学习这件事,你讨厌也害怕回顾过去的自己,你只希望可以稍微安抚一下自己那颗焦躁而忧虑的内心,就像你一路走来所做的那样。 你害怕面对“为时已晚”的真相,讨厌直视焦虑不安的自己,不想收获刻骨铭心的感悟,因为你太了解自己了,坚持不了多久你又会重新走上松懈懒散的老路,这次还是会得过且过、不了了之,所以你是明知故问。 一切都已经晚了,你知道,甚至可能没有人比你了解得更清楚。可是心中那隐隐约约的不祥之感总是让你不由自主地焦虑不安,不管遇见谁都想去问个明白,哪怕是听听假话也好。不过即使听了,自己也不会真的相信那些谎言,因为你知道,一切都已经晚了。那些认为自己还来得及的人不会对是否为时已晚感到好奇,更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会不会已经太迟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证明为时已晚的强有力的证据,你的的确确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你的错。当其他人焚膏继晷、心无旁骛地学习的时候,你却在虚度光阴;当其他人坚定决心,忙着向前冲刺的时候,你却在踌躇不前;在无数的机会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对实实在在的努力所蕴含的价值视而不见。那个选择了“差不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今日的局面是你一手造成的。看看你与他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如果这样的差距都可以轻易抹平的话,那与犯规又有何异?所以,轻松赶超是绝无可能的。 首先,你与他们之间存在“进度差距”。就算从今天开始学习,你现在想要了解的内容他们早已牢牢掌握,延迟出发的你只能气喘吁吁地拼命追赶。再者,在你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不可能停下来等你。他们会先你一步,不,会先你五步甚至十步,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落后的你现在才开始准备迎头赶上,而你的竞争者们已经遥遥领先。想要缩小这早已存在的“进度差距”绝非易事。 其次,你与他们之间存在“能力差距”。而且与“进度差距”相比,“能力差距”才是更令人绝望的。你学习一小时并不等同于他们学习一小时。一个小时之内,你无法像他们一样学习那么多内容,因为你的学习经验不足。但是他们与你不同,他们习惯于久坐不动,擅长专心致志地学习,他们听课和提炼重点的能力也堪称卓越。他们整理要点时是如此精准利落,他们解题作答时是如此轻松熟练,丰富的经验让他们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与你相比,他们不仅已经遥遥领先,而且奔跑的速度也风驰电掣。现在的你还无法像他们一样快速奔跑,就算你的速度迅如飞箭,面对如此大的差距,能否成功逆袭也尚未可知。 另外,你和他们之间的“分数差距”也不容小觑,毕竟结果是看分数定胜负。你的分数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你想要得到、或者说你应该得到的分数还有很多。比起这些,你现在的分数简直不值一提,少得可怜。落后的进度让你手忙脚乱,同样是一小时,你无法像他们一样高效利用,这样的你想在分数上赶超对方实在太难了,这些你都心知肚明。从微不可察的习惯到应试技巧,方方面面你都处于落后的劣势,越分析越觉得这是一场于你不利的游戏。 适当地说点儿好听的话,毫不负责地轻轻拍打后背聊表安慰,这些我做不到,因为我讨厌撒谎。我坦白讲吧!就算你试着消除“分数差距”,“进度差距”和“能力差距”还是会牢牢地抓住你的脚踝,让你寸步难行。就算你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去做,也很难会有好的结果。放弃吧!这样说虽然很抱歉,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不,还来得及 不过,确实还有一个方法,而且是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唤醒能将“分数差距”、“能力差距”和“进度差距”全部打破的觉悟,激活“区区一个绊脚石,看我不把你彻底铲除”的那股韧劲。如果能够以坚毅的决心和澎湃的热情举起逆袭的利剑,你就绝无失败的可能。没错!唯一的突破口就藏在你的心中。 那涌动于你的内心深处,仿若活火山一般炽烈喷发的潜力,迄今为止无人知晓,只有你知道。你很清楚自己是可以飞速奔跑的人,可以华丽转身的人,可以完美逆袭的人,但这一切从未在人前展示,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请让世界看到那个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真我”,请给那个已经准备好冲锋陷阵的倔强“真我”一次施展拳脚的机会。如果炽热的力量还未曾爆发就冷却凝滞,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这样的话,你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没错,与你相比,他们的确遥遥领先,可那又如何?奔跑途中跌倒磕伤了膝盖那又如何?就算偶尔遭受挫折,偶尔伤心难过那又如何?只要掸掉身上的尘土,爬起身来继续奋力奔跑就行了。这些伤痛不会把你打倒,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你怎么能因为这点儿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止步不前呢?在人生这场大戏正式落幕之前,一切都还没结束。总是觉得来不及了,落后了,就会变得焦躁不安,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像你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家伙,谁能抵挡得住呢?你一定会取得胜利。 你要知道,学习的本质不是“竞争”,而是“成长”。战胜别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自己是否有所成长。由此可见,谈及为时尚早或者为时已晚的言论是多么不着边际。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也仅仅是“我能否得偿所愿”罢了。 不要再把狡辩当成挡箭牌,也不要再被似是而非的安慰所迷惑,紧闭双眼,咬紧牙关,试着努力向前进。不要在还未尝试的情况下就欺骗自己做不到,你需要拼尽全力,因为你不是畏首畏尾的胆小鬼。 你知道,也只有你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害怕“现在为时已晚”,清楚自己学习路上的绊脚石是什么,清楚自己应该改掉哪些坏习惯,也清楚自己要拿出怎样的决心才能全力冲刺。像过去那样,按照自己的方式马马虎虎地学习是绝不可能有起色的。若是那样的话,就真的为时已晚了,还是就此放弃比较明智。 但是在这一生中,如果你还想尽情地绽放一次光彩,还想唤醒内心深处沉睡的“真我”,就请大声呐喊,放手一搏吧!若想目睹优秀的自己亲手创造的惊人奇迹,若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就请直面人生中的第一道关隘,并试着成功突围吧! 从来都不曾倾尽全力吧?从来都不曾锐意进取并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不可能比这更努力了”吧?做事总是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吧?迄今为止,一次都没有尝试过将自己还可以激发出的能量、还可以挤出来的时间、还可以调动起来的热情全部投入进去吧? 不要再向领先于自己的竞争者行“注目礼”了,不要再羡慕别人了。将你内心潜 的能量,将你尚未激发出的潜力都释放出来吧!仅凭这些,你就足以成为更好的人。阻挡你前行的并不是那些与你竞争的人,而是你自己。当你真正开始倾尽全力的那一瞬间,一切都无法将你阻挡。如果还没有付出全部努力就轻言放弃,那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去超越自己,去战胜自己,哪怕只有一次,你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这会让你拥有坚定的决心,并改变你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坚定觉悟,仿佛可以听见自己心跳声音的高度紧张感,抓着不懂的内容不放直到完全掌握的执着,一定要将坏习惯全部根除的决心,热情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迫切感……只要拥有这些品格,你此刻的成绩单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纸片而已。不要断送那不曾展现于世的、只有你自己知晓的可能性,没有任何挫折可以战胜你内心深处的“真我”。如果你现在将自己的潜力就此埋葬,未来你就会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罪人”。 一切都还来得及。意志坚定的人终究会变得强大,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绝对不要放弃,只要你还没有放弃,那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被三所名校同时录取的学习高手的读书心法! ◆98.4%的读过本书的韩国中学生表示“想要学习了”! ◆韩国销量突破30万册,上市一年加印50余次! ◆连续多年雄踞韩国青少年图书排行榜! ◆撼动莘莘学子心灵的疗愈之书! ◆一个来自偏僻山村的“问题少年”考上心仪大学的逆袭之路! ◆唤醒厌学者的学习欲望,驱动青少年自我成长! ◆“我的学习之心开始疯狂跳动!” ◆献给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的你,对学习感到厌倦和痛苦的你,以及对未来仍然怀有梦想的你:不要再向领先于自己的竞争者行“注目礼”了!将你内心潜藏的能量,将你尚未激活的潜力都释放出来吧!当你真正开始倾尽全力时,一定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来都没有“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吧,做事总是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吧,从未尝试过将自己还可以激发出的能量、还可以挤出来的时间、还可以调动起来的热情全部投入进去吧。 ◆阻挡你前行的并不是那些与你竞争的人,而是你自己。如果还没有付出全部努力就轻言放弃,那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去超越自己,去战胜自己,哪怕只有一次,你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这会让你拥有坚定的决心,并改变你对待人生的态度。 ◆学习不需要神奇的方法,也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下定决心,培养信心,平和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者就是学习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是我的孩子能早点儿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即使现在才有机会看到这本书,我也仍觉十分幸运。—— Nanaland ◆当从读初中的儿子口中蹦出“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了”这句话时,我突然明白这本书的知名度为何会如此之高。—— Sinclair ◆这是一本给我带来希望与慰藉的书。即便我已成年,每当内心动摇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翻开看一看。—— crue20 ◆“去学习!去学习!去学习!”比起父母的反复唠叨,这本书显然更具有说服力。—— Peter ◆在青少年图书出版市场,这本书可谓是呕心沥血的诚意之作。看完的瞬间有种赶快跑去学习的冲动!不管学多少,明天的自己都会比今天更好!—— 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