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精)

生活的艺术(精)
作者: 林语堂|译者:越裔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32
折扣购买: 生活的艺术(精)
ISBN: 9787540476304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以《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内容简介

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不过是表现中国人的观点。我 只表现一种中国最优越最聪慧的哲人们所见到而在他 们的文字中发挥过的人生观和事物观。我知道这是一 种闲适哲学,是在异于现今时代里的闲适生活中所产 生的。我总觉得这种人生观是绝对真实的。人类心性 既然相同,则在这个国家里能感动人的东西,自然也 会感动别的国家的人类。我将要表现中国诗人和学者 们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是经过他们的常识和他们的 诗意情绪而估定的。我想显示一些异教徒世界的美, 显示一个明知此生有涯,但是短短的生命未始没有它 的尊严的民族所看到的人生悲哀、美丽、恐惧和喜乐 。 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 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 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 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 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他把一只 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 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 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 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 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 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 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 ,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 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 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 乐的人生。 我不必说我的哲学思想是否适用于西方人。我们 要了解西方人的生活,就得用西方的眼光,用他们自 己的性情,他们自己的物质观念,和他们自己的头脑 去观察。无疑美国人能忍受中国人所不能忍受的事物 ,同样中国人也能忍受美国人所不能忍受的事物。我 们生下来就不同样,这已有显著的区别。这也不过是 比较的看法。我相信在美国的繁忙生活中,他们也一 定有一种企望,想躺在一片绿草地上,在美丽的树荫 下什么事也不做,只想悠闲自在地去享受一个下午。 “醒转来生活吧”(Wake up and live)这种普遍的 呼声,在我看来足以证明有一部分美国人宁愿过梦中 的光阴,但是美国人终还不至于那么颓丧。问题只是 他对这种闲适生活,要想享受的多少和他要怎样使这 种生活实现而已。也许美国人只是在这个忙碌的世界 上,对于“闲荡”一词有些感到惭愧;可是我确切知 道,一如知道他们也是动物一样,他们有时也喜欢松 松肌肉,在沙滩上伸伸懒腰,或是静静地躺着,把一 条腿舒服地跷起来,把手臂搁在头下当枕头。如果这 样,便跟颜回差不多;颜回也有这种美德,孔子在众 弟子中,最器重他。我希望看到的,就是他能对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