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3.80
折扣购买: 宋仁宗(共治时代)(精)/吴钩说宋
ISBN: 9787559826725
第一节小皇子出生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一个寻常的年份,国家承平 日久,没发生什么大事。 由于宋王朝与老对手辽国已于景德元年(1004)订立了 “酒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辽边境多年不闻兵革之声。 倒是这年十一月,辽主耶律隆绪率领大军,渡过鸭绿江,亲征 高丽。按照惯例,出兵之前,辽国遣使知会了宋朝,宋真宗与 宰相王旦商议后,定下中立的方针,诏谕登州(今山东蓬莱) 守臣:“如高丽有使来乞师,即语以累年贡奉不人,不敢以达 于朝廷;如有归投者,第存抚之,不须以闻。”虽说邻邦发生 了战事,但毕竟战火没有烧到大宋境内。 此时西北边境也算宁静。西夏国主李德明曾召西北蕃族属 户饮酒,欲诱其背叛宋王朝,赴宴的蕃族归来后,报告了宋朝 环州(今甘肃环县)政府。环州守臣赶紧驰告朝廷,朝中大臣 提出,“和戎之利,不若克定之武也”,建议出兵西夏。但宰 相王旦认为,“止戈为武。佳兵者,不祥之器。祖宗平一字 内,每谓兴师动众,皆非获已”。真宗深以为然。因而,尽管 西夏对宋王朝可能有不臣之心,但宋夏之间暂时还是相安无 事。 这年,西南的交趾国发生了一场政变:国主黎至忠病逝。 其弟争立王位,大校李公蕴率兵杀了黎氏兄弟,自立为 “安南静海军权留后”,并上表宋朝,请求册封。真宗虽反感 李公蕴篡位,但又“以其蛮俗不足责”,赐封公蕴为交趾郡 王,并没有干预交趾的政变。 宋朝境内,陕西在春正月出现饥荒,饥民为糊口,“有臀 子者”,朝廷诏地方政府出钱,将这些孩子赎回来,“还其 家”;夏四月,陕西又发生民疫,朝廷“遣使资药赐之”;五 月,京师下了一场大暴雨,“平地数尺,坏军垒民舍,民有压 死者”,宋政府“赐以金帛”,以示体恤。 这些局部性的天灾,几乎每一个年份都会发生,不算特别 严重,影响范围有限。对宋朝人来说,大中祥符三年大致可以 说是天下太平、政通人和。 皇帝最忧心的事,是子嗣凋零。不过,这一年的四月十四 日,四十三岁的宋真宗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后宫李氏为他顺利 诞下一名男婴。这是真宗皇帝的第六子,初名赵受益。 这些年来,真宗一直期待他的嫔妃能够为冷清的宫廷增添 一名男丁。李氏刚有身孕时,一日陪真宗登临砌台,不小心将 发善上的玉钗坠落于台下。真宗以为是坏兆头,心中惶恐不 安,暗自祈祷:若玉钗无损,当生男子。侍从拾回玉钗,真宗 一看,玉钗完好无缺,非常高兴。不久,李氏果然诞下男婴。 在赵受益出生之前,宋真宗有过五个儿子,但长子、三 子、四子均早亡,次子赵褚为皇后郭氏所生,从小“孝恪敏 悟,帝所钟爱”,本是皇储的当然人选,但咸平六年(1003) 夏四月,赵沽染病,司天监的官员说,是“月犯前星”的缘 故,真宗十分担忧,“屡设斋醺祈镶”,可惜皇子还是不幸天 亡了,年方九岁。 赵祈病逝半个月后,真宗第五子出生,但只养了两个月又 天折。之后,后宫再无动静。在君主制时代,皇帝子嗣凋零, 不仅是人生的不幸,而且给皇位的继承带来了不确定性,埋藏 着政治危机。为免储位空悬、国本不稳,真宗将四弟赵元份之 子赵允让“以绿车施节迎养于禁中”,作为自己的嗣子——尽 管没有明说。 真宗虽然收养了赵允让,但内心仍期盼能有一个亲生儿 子。野史载,真宗曾延请方士作法,祈求上苍赐子。方士告诉 皇帝:已经施法将皇上祈子的拜章送至吴天上帝之所,时有赤 脚大仙微笑,吴天上帝即派遣大仙下凡为嗣,大仙推辞,吴天 上帝说:“当遣几个好人去相助。”真宗崇信方士,听后即信 以为真。不久,皇子赵受益出生。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