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
作者: 刘笑诵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6.10
折扣购买: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
ISBN: 9787300318615

作者简介

刘笑诵,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多年从事报检与报关方面的培训与教学工作;主持纵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教材6本。

内容简介

一、经济学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经济学?其实对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能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定义是: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一门学科。
资源可以用于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欲望。但是,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类必然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源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把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学科称为经济学。
二、经济学研究什么
经济学的上述定义包含了两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稀缺资源和资源配置。
(一)资源的稀缺性
需求来自欲望。欲望(wants)是指人们对生活资料或服务的不间断的需求。它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低到高,永无止境。美国学者马斯洛(A.H.Maslow)把人类的欲望或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低一级的需求被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服务来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
资源是指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除了信息和时间这两种重要资源之外,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这些资源又可以分为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
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是指不需要支付代价即可取得的物品。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是指需要支付代价才能取得的物品。
自由取用物品是现存的,其数量是无限的,在取用时无须花费任何成本;而经济物品是有限的,需要生产,生产需要使用资源,因而需要成本。与人类无穷的欲望相比,经济物品的数量总是不足的。这样,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scarcity)。
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穷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社会的进步,呈现自由取用物品日渐减少、经济物品日渐增多的趋势。例如水,过去是自由取用物品,现在尤其是在都市里已变成经济物品,必须支付费用才能取得。
(二)资源的配置
由于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资源又是稀缺的,因此,每一时期人们都必须做出各种选择(choice):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如此等等。这就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具体来说,经济学要研究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什么(what)
一种经济资源可有多种用途,有多种组合。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有其最优组合。
2.如何生产(how)
如何生产是指产品应该由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采用何种生产技术。众所周知,生产同一种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但是,实践表明,一定投入的生产效率,可以因技术的不同而相差几倍乃至几十倍。
3.为谁生产(for whom)
为谁生产,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怎么把经济活动的成果在其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以及分配的原则是什么的问题。
4.何时生产(when)
何时生产是指经济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一国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对资源必须做好动态规划,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例如,中国海上石油蕴藏丰富,但开采需要资金和技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外资,虽然可以马上得到工业化急需的石油,但根据合同的规定有一半产量必须分给外国。如果我们一味自力更生,等具备条件了再开采,虽然全部石油都可以被自己利用,但又会延缓工业化的进程。那么,怎么把握?
这就是“何时生产”的问题。
5.谁做决策(who)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这四个问题,究竟由谁来决定呢?这就是经济体制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经济体制:以个体决策为主的市场经济;以政府决策为主的计划经济;个体决策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各国的经济体制都是个体决策与政府决策、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