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少儿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00
折扣购买: 邓小平(中共历史上的杰出领导人)/永远的丰碑
ISBN: 9787530152805
1.勤学苦练的读书娃 1904年的初秋,四川广安姚坪里牌坊村一座普通 的老宅院里,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为一家人带来了欣喜 。父亲得子满心雀跃,为孩子起名邓先圣。这个呱呱 坠地的婴儿就是日后改变中国的伟人邓小平。 邓小平的家境算不上殷实,他的父亲邓绍昌却是 个思想开明的人,十里八村有个大事小情总爱请他出 面。母亲淡氏,淑娴良德,对邓小平疼爱有加。父母 的悉心呵护为邓小平提供了健康、轻松的成长空间。 邓小平是家中长子,加之自小聪明伶俐又颇为懂 事,父亲在他身上倾注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疼爱和期 望。因此,邓小平刚过5岁就被父亲送到了私塾学习 。 私塾先生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长着圆鼻头、圆脸 庞的乖巧男孩儿,可一问他的姓名,先生马上就有几 分不高兴了:“孔老大子兼济天下几千年尚且称为‘ 圣人’,你一个小毛孩儿怎么能叫‘先圣’呢?”先 生想了一会儿说:“你就叫希贤吧,希望你成为贤德 之人。”于是邓小平就有了新名字——邓希贤。 人不怕聪明,但如果聪明与用功累加起来就等于 无敌了。邓小平正好两样都占上了。邓小平不仅悟性 好、记忆力强,而且舍得下功夫,先生交代背诵的课 文,他总是能第一个倒背如流,以至于先生经常让他 站起来为其他同学示范。 练习毛笔字,邓小平更是不含糊,除了认真写好 先生交代的篇目,他还给自己布置了额外的任务。先 生习惯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个“○”,学生们把这些圈 圈戏称为“鸡蛋”,谁得的“鸡蛋”多就证明谁的字 写得好。因为邓小平总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写字,所以 他的毛笔字进步得很快,每次毛笔字作业得到的“鸡 蛋”都是班上最多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每次看到 儿子得到“鸡蛋”就会非常高兴,常常给他煮个鸡蛋 作为奖励。 为了让邓小平接受到新式教育,父亲邓绍昌只让 儿子在私塾里学习了一年,便把他送到了离本村三里 路之遥的北山小学读书。 从牌坊村到北山小学的路全部是土路,坑坑洼洼 、弯弯曲曲不说,简直是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然而,即使是雨雪大作,年幼的邓小平也会雷打 不动地坚持上学。有一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放学时间 过了很久还不见邓小平回来,母亲很是着急,站在屋 檐下左顾右盼。 又过了很久,泥猴一样的邓小平终于出现在母亲 焦急等待的视线里。看着满身是泥的儿子,母亲甚是 心疼:“你这是怎么啦?弄了一身的泥巴。” 邓小平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 ,我摔了几跤。” “摔坏了吗?”母亲上下打量着邓小平。 “没有,您放心好了。”邓小平一边说着一边把 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