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化(精)

工艺文化(精)
作者: (日)柳宗悦|译者:徐艺乙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工艺文化(精)
ISBN: 9787549584758

作者简介

柳宗悦,18**-1961,*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他是“民艺”一词的创造者,被誉为“民艺之父”。他创办了*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曾任*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他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发起民艺运动,发现生活中的民艺品的实用价值,提倡“用之美”,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构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东方审美体系。

内容简介

一、工艺问题 按照一般的理解,工艺只不过是粗陋的东西, 多数人对于每天与之共同生活的器物并没有过多地 予以注意,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是始终围绕在身边 的平凡器物,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打算从这一领域中 探讨理论的问题。人们也没有想到能够从这里找到 美的法则,可是我们现在是被无数丑陋的器物包围 着,所以就失去了从身边的事物考虑美的问题的机 缘。要探索美,只好从高雅的美术领域中去考虑。 这样一比,工艺的世界就显得平庸。由此探讨理论 的人极少,这是毫无道理的。可是,每天都在使用 着的器物的性质,与美相距很远吗?即便*普通的 器物,也还具有某些无法取代的性质吧。 一般只需观察数人便能看出人们的修养如何。 通常我们在购物时不会忘记对商品的揣摩,判断一 件商品的好与坏,是喜欢还是厌恶,我们可以通过 这样的选择,看到工艺批判的萌芽,知道商品为什 么难以使人喜欢。嗜好的存在对人的一生有相当大 的影响,从爱惜发展到爱好是极少的,仅仅停留在 “自我”的爱好上的人**多,而且不同的爱好尤 其多。 然而,或许有人已抢先迈出了一步,不仅仅是 选择,还考虑了种种使用的方法。理由是,器物应 当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样,人们与工艺品 就*加接近了,而人们思考工艺品的机会也会多起 来,这样的标准是相当高的。所有的器物,往往能 够在使用方面显示出本质的意义。在这里,值得一 提的是*本的“茶道”[1],是“茶道”诱发了*本 人对器物的深深的爱抚之情和对美的修养。为什么 说“茶道”的器具是美的,这已经在使用方法上显 示出来,其功劳是很大的。然而,遗憾的是,许多 人坐在茶室里仅仅是品茶而已,能够从玩弄“茶” 的角度脱开的人竟是少得意外。并且,以宽广的胸 怀去探讨工艺与美的问题的茶道家几乎也是没有的 。 但是,也有一些人已经把感情**倾注在器物 之中,这就是鉴赏家和收藏家。这些人有着丰富的 经验和智慧,为了鉴赏和收藏,他们对各种器物的 存在和性质进行了明确的甄别,他们对自己的工作 是自信的。然而,屡屡使我们迷惑的是,他们在许 多场合进行甄别时,并没有以对待古董的态度来对 待工艺。总的说来,他们所采用的是占有的目光, 而不是理解的眼光。然而奇怪的是,他们自己*常 使用的器物与他们引以自豪的器物,竟然基本上没 有什么关系,而他们使用的却是常见的、不能令人 满意的器物。 可是,与美的世界有关的多数人又是怎样的呢 ?例如,在有志于文学和音乐的人中,也有把精神 寄托于造型世界的吧?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本这 样的人极少。看来对美术有所关心的人也不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