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五辑)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五辑)
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80.00
折扣价: 131.40
折扣购买: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五辑)
ISBN: 9787100184151

作者简介

执行主编沙武田,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甘肃省历史学会、甘肃省敦煌学会理事,敦煌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敦煌画稿研究》《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概论》《藏经洞史话》《敦煌文明再现》《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等6部,其中两部为国家级成果,《敦煌画稿研究》入选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文物》《考古学报》《中国史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西域研究》《西藏研究》《考古与文物》《西夏研究》《敦煌学辑刊》等40余种中文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成果达300余万字。 曾担任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学术总顾问和学术总统筹。先后主持或完成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 教 育 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负责人)、教 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委组 织 部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技优资助项目(2项)等18项课题。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三等奖项、宝钢教育基金奖、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涉及考古学(石窟考古)、敦煌学、历史学、图像学、佛教美术史、历史文献学(敦煌文献)等。

内容简介

读图的厚背景和被表象误导的历史图像 ——重新认识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之面貌及其内涵 引言 表象平庸而又突兀的西夏洞窟艺术 艺术史是有规律可寻的,至少地域特征、民族关系、文化属性、时代风格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现象。敦煌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往往是和敦煌艺术的价值紧密相联系。 敦煌石窟基本的历史人文价值,是不同时期洞窟中保存下来的壁画和彩塑艺术对历史的记录和再现,是“形象的历史” ,是中古时期人们艺术审美、信仰追求、人文关怀的图形展示,是一个特定地域对漫长历史的独特记忆,是历史时期敦煌人的文化象征,其最终凝聚的是华夏文明精髓,是丝路文明在敦煌融合的符号性呈现。这种历史人文价值,同样是理解敦煌西夏洞窟艺术的关键所在。 有以上价值认同的敦煌石窟,在传统的敦煌学、艺术史、绘画史观察视野当中,敦煌艺术史的线索是清晰的,从十六国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初归义军时期,敦煌的艺术与中原王朝整体的时代风格一脉相承,即使是吐蕃统治时期,仍然“一派唐风” 。但是到了西夏时期,“什么是西夏风格”的壁画艺术,其特征并不明显,较难界定。之所以如此,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西夏洞窟艺术的平庸化,即在莫高窟大量西夏重修重绘洞窟中,几乎是程式化了的窟顶棋格式团花装饰与四壁简略之净土变,其绘画风格是曹氏归义军晚期艺术和回鹘艺术的延续,谈不上时代新风,无法体现历史文献所载西夏人多元的宗教与文化艺术之内涵 。 二是颇显突兀的西夏洞窟艺术,此突兀感主要是来自于哪些被认为是受藏传佛教美术影响下的洞窟壁画,集中在东千佛洞、榆林窟,汉藏、显密集于一窟(图2),此类艺术当属西夏新风,但和第一类壁画完全不结合、不关联,形成同一时代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图样、壁画题材与艺术现象,很难把这两种西夏艺术理解是同一时代的作品。 以上是两个矛盾的现象,也似乎是无法走向共同目标的命题,但其正是西夏艺术的基本面貌和艺术特征所在,是真正意义上的西夏特色。 基于以上两类艺术现象,若用今天的艺术审美眼光,很难想象西夏人自身是如何面对这两种完全不同(一平庸一突兀)的洞窟壁画艺术?另一方面,作为重修重绘前代精美壁画的艺术再创造行为,西夏人又是如何面对在莫高窟可以随时观瞻的仍然保存完好的北朝、隋、唐、五代宋各时期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术形象精美的前代壁画? 虽然我们今天不能轻易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敦煌的西夏人是坦然面对自己在洞窟中的宗教艺术活动及其成果,那些程式化的棋格式装饰和简略的净土变,是他们的信仰需要和艺术追求的结果。至于两种完全不同风格与题材的图样是否兼容,其答案也是肯定的。无论是平庸的重修洞窟,还是突兀的“原创性” 洞窟,同样是西夏人信仰需求和艺术追求的结果,对于西夏人自身而言,应当是“圆融”“汇通”的佛教 及其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初步彰显西夏艺术史独特的面貌特征。 因此,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建构,似乎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需要化解现象和命题的“矛盾”,需要客观的历史大背景,需要对图像本身的基本认同。 一段跨越洲际的旅程,从经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全面彰显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成果。《丝绸之路研究集刊》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型学术年刊,主要刊发围绕丝绸之路历史、考古、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文章,收入论文均为作者首次发表,突出本刊以丝绸之路文物、考古资料、图像资料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宗旨。旨在彰显学术,打造学术精品,弘扬丝绸之路文化,从文化建设和历史推介方面为“一 带 一 路”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深入挖掘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考古、艺术的“新资料”和“旧材料”,提出“新问题”,复原丝绸之路上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