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谈孙子兵法

纪连海谈孙子兵法
作者: 纪连海
出版社: 石油工业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纪连海谈孙子兵法
ISBN: 9787518329199

作者简介

纪连海,**历史学家,***新媒体研究院成员、中国青年网络智库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10《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大二附中历史教师。曾经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正说和珅》等56讲;在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主讲《〈孝庄秘史〉大揭秘》等105讲;先后出版数部历史著作。

内容简介

有一个故事,很适合放在这里讲一下。战国时期,赵 国一个大将叫李牧,他奉命到北方边境镇守,阻击匈奴。 一到这里,他并没有急于同匈奴开战,急于建功立业,而 是通过多种渠道,对敌我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认为赵 *此时的实力很弱,同强大的匈奴开战并没有优势可言。 于是,他严令*队坚守不出,遇到匈奴袭扰,就让牧民赶 紧撤回城里。同时,他还加紧训练,奖罚分明,提高部队 的战斗力。双方对峙一段时间后,匈奴人认为李牧是个胆 小鬼,不敢和自己开战,于是就骄傲自大起来。李牧看到 时机成熟,就择机布下埋伏,派牧民赶着羊群引诱敌人, 一举消灭了10万匈奴兵。在与匈奴的对峙中,李牧先是善 守,表面上畏首畏脑,实际上秣马厉兵,将实力“藏于九 地之下”。接着,待敌人麻痹大意后,诱敌深入,以逸待 劳,以暗击明,守中有*,取得了全歼强敌的巨大胜利。 还有一个故事也说明了“形胜”的重要性。公元前512 年,吴王阖闾准备*打楚国,而孙武却认为:“楚国地大 物博,兵多将广,而吴国尚不具备足以战胜敌人的条件, 也就是说,*打楚国的时机还不成熟,怎么能打无把握之 仗呢?想要打败强大的楚国,需要积聚力量,等待时机, 待敌“可胜”之机,再发兵不迟。”伍子胥也这样认为。 于是,为了削弱楚国实力,伍子胥又提出了一个“疲楚” 的计划:就是把吴*分为三批,采用车轮战术,分批到楚 国的边境上骚扰而不恋战,不以*占城池为目的,一方面 可以锻炼自己的*队长途奔袭的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 轮流修整,*重要的是可以消耗敌人兵力,使其疲于应对 ,而且长此以往,也麻痹了他们的警惕性。吴王阖间接* 了伍子胥的建议,在接下来的6年间,屡次用此计*打楚国 的属地,不但使楚国*队的实力大为削弱,还使敌*疲惫 。与此同时,吴国的国力*益强盛。公元前506年,吴国趁 楚蔡争战的时机,举全国的兵力,一举*克了楚国,成就 了霸业。“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等待敌之可胜 就是这个道理。 足球赛场上也是讲究策略的。尤其是欧洲的球队,一 般都是先保证防守,然后再伺机进*。如果一开场,在双 方实力不明的情况下,开局就打对*,互拼消耗,就很难 保证接下来会全胜。所以说,足球的赢球,首先要保证自 己球队被进的球少于进的球。80—90分钟之间一般是*容 易进球的时间,因为这一时间,进*方急于取胜,大举压 上,后方空虚,很容易被防守方抓住机遇,反守为*。 那么,怎样权衡敌我双方战斗力,做出恰当的选择呢 ?孙子又提出了一个量化分析的方法。他说:“战斗力可 按照度、量、数、称、胜依次进行计算。根据战地地形的 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做出利用地形的判断,这就是 ‘度’;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的大小, 这就是‘量’;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估计双方可能投入 兵力的数量,这就是‘数’;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 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这就是‘称’;根据双方兵力的 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负,这就是‘胜’。”孙子把力量对 比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是继《始计篇》战略运筹( 庙算)之后,又一次在战术范围内把数量分析引进*事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