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空间
作者简介
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英国科学史作家。牛津大学化学物理学博士。著作有《希格斯:上帝粒子的提出与发现》《量子往事》等。常有作品刊登于《新科学人》《自然》等重要科学刊物。
内容简介
让我们直奔主题吧:这是一本关于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的书。圈量子引力是当代物理学家尝试发展量子引力理论的方法之一,它触及我们对空间、时间以及物理宇宙的了解的极限。有人希望前沿科学总能写成科普书籍供大众读者消遣,但我要先声明一件事:圈量子引力同所有其他量子引力理论一样,没有得到任何观测或实验证据的支持。1 你可能会问我,那你凭什么觉得读者会对这样的理论感兴趣呢? 理由如下。毋庸置疑,在21世纪的开头几十年,我们面临着很多巨大的经济、政治与环境难题,有些还极其顽固,难以处理。但在我们理解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理解物理实在的内部构造方面,量子引力理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科学难题。2它讨论的是关于存在本质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深厚的科学专业知识,也需要洞察力与灵感出现的独特瞬间,还需要整个物理学史上的人物都无法超越的智力创造性。 原因很简单。如今,我们很幸运,我们拥有两大极其成功的物理学理论。第一个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它描述了弯曲时空中物质的大尺度行为,告诉我们引力的工作机制: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告诉物质如何移动。这一理论是如今大爆炸宇宙学标准模型的基础,我们用它描述宇宙的演化:从最初的“开端”(根据如今的证据,大概在138亿年前)到今天。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很多,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以及意大利的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引力波,只是众多证据中最近的一项。 第二个极其成功的理论就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描述了最小尺度——分子、原子、亚原子、亚核粒子尺度的物质与辐射的性质和行为。在量子场论的外衣之下,量子力学的基础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整个宇宙中可见的组成部分(包括恒星、行星以及我们自身)都是由基础模型中的夸克、电子,以及传递力的光子等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标准模型也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其他三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是如何作用的。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这是支持量子力学的众多证据中最近的一项。 然而,尽管这两个理论都是极为成功的伟大的智力创造,这两个标准模型也充满了漏洞。有很多现象不能用这两个理论解释,也有很多问题是它们无法回答的。它们的成功似乎只带来了一个结果,就是让我们的宇宙变得更为神秘难解,甚至完全匪夷所思。似乎我们了解得越多,理解得就越少。 这两个理论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在艾萨克·牛顿的经典力学中,物质的存在与事情的发生都在一个绝对空间与时间的“容器”中,这个“容器”作为背景而存在。如果我们把牛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拿掉,理论上还应该留下一个空的容器。广义相对论则把这个容器拿掉了: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理论则是“背景无关”的。时空是动态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物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量子力学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极为奇怪,但其至今提出的一切预言都已被验证。它的表述方式不同于广义相对论:与物质和辐射的基本粒子相关的相互作用,都被假设发生在一个绝对时空的容器之中——正是广义相对论所消灭的那个容器。也就是说,量子力学是背景相关的。 总结一下,我们有一个背景无关的经典(非量子)的时空理论,又有一个背景相关的关于物质和辐射的量子理论。我们最成功的两大物理学理论建立于不相容的时空观上,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广义相对论的时空是在物理学定律的基础上与之共同产生的,而量子力学的时空则是事先预设的、绝对的。 虽然有这么两套互不相容的描述,但据我们所知(以及所能证明),我们的宇宙只有一个。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不相容性之所以是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相信宇宙在诞生初期(大爆炸之时)处于量子尺度,自然应该能被量子力学解释。也许你觉得我们无法解释宇宙的起源以及其极早期的状态也没什么,但鉴于物理学在近百年里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理当对它有更高的期望。我们需要一个量子引力理论。 看到这里,你开始感兴趣了吗? 没有数学公式的硬核科普、生动鲜活的科学家形象、伟大又令人激动的探索和友谊、扎实的采访和流畅易读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