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76
折扣购买: 有一天他们老了 签章
ISBN: 9787559434432
苏青(演员。作品有《延禧攻略》《原来你还在这里》等。) 月关(作家。作品有《回到明朝当王爷》《夜天子》《锦衣夜行》等。) 蒋蓝(诗人,散文家。朱自清散文奖及人民文学奖得主。作品有《豹典》《媚骨之书》《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等。) 欧阳锡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泸州肥儿粉”第八代嫡传传承人。) …… 等21位名人。
序言 岁月神偷 我念初二的时候,爷爷去世了。 那是我第一次经历亲人离开,内心惶惶不可终日,忍不住去想:“身边的亲人,谁会是第二个离开的?” 24 岁那年,第二个离开我的亲人,是我的父亲。慢慢地,我开始懂得“人世事,几完缺”,也懂得了“几番离恨繁霜鬓,最须珍重眼前人”。 我的发小 J,是个白富美,她家就是“有皇位要继承”的那种,她爸一直对没有儿子这件事耿耿于怀。等到 J 大学毕业, J 爸和 J 妈离了婚,找了一个比 J 还小的妹子,誓要生个儿子。 J 对她爸的选择恨之入骨,甚至登报声明,与 J 爸断绝父 女关系,再无瓜葛。J 爸几番努力,都无法挽回女儿愤怒的心。 其实 J 爸也不是那么不可饶恕,他净身出的户,后又在 J 妈突患重病的时候鞍前马后,照顾周全......但 J 始终不肯原谅, 结婚都未曾邀请他。 几年后,J 爸突然没了,心梗。 此后我常常在半夜接到 J 的电话,没有絮絮叨叨,只有偶尔的低泣和寥寥的感叹:“为什么这么突然......他其实一 直对我很好......” 后悔?但晚了。 我们总想着山高水远,岁月悠长。 却不知,岁月这个神偷,在不知不觉间偷走了你的情感、你的回忆,甚至偷走了你最珍惜的人。 有些人坐飞机就能见到,有些人要坐时光机才可以见到。 到那时才来悔不当初?何必。 多陪陪自己的亲人长辈,也多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流年不负,时光不悔。 你没有那么忙,岁月也没你想的那么长。 他与月光为邻 苏青(演员。作品有《延禧攻略》《原来你还在这里》等。)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骨子里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 娇嫩如花只在外表,柔韧如丝才是内里。 朋友说,因为我来自湖南,吃得苦,霸得蛮,是个正宗的辣妹子。只有我清楚,父亲对我的影响,远比地域深刻。 父亲是典型的南方男人,性格内敛,因为我有个哥哥,他便不想再要孩子了,出生后的我,一度有种错觉,他是不爱我的。他重男轻女,记忆里,他似乎没有嘘寒问暖的举动,这让我无法不介意。 于是,青春期不爱表达的我,更是刻意地与他保持着距离,每每看他努力保持笑容却欲言又止的神情,我并没有想象中的胜利感。 如今回头再看,我才渐渐明白,在那份沉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深的爱和关心。 年少时不懂,懂时不年少。 父亲已经离开三年多了,想到他,想到那段轻狂岁月,我就无限懊悔和伤感。多希望他能入梦,让我好好地说一声对不起;多希望他能入梦,让我们像往日那样,泡壶茶,聊会儿天。 这件最普通的小事却成了奢望,父亲永远回不来了,我只能寄托于回忆,一次次地重温父爱。 我十三岁就来北京学艺,那时候没有高铁,我和母亲只能坐火车往返于两地,每周回家一次。父亲心疼我,在北京租了房,母亲陪读了一年,等我慢慢适应后,她便回了湖南。 独自在外,乡愁时不时就爬上心头。好在每天忙于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倒也没有太多时间想家,但只要闲下来,我就会暗暗期盼父母来看我。 来得最多的却是父亲,他总说:“我来出差,顺道看看你。” 我心里有些别扭,向他抱怨:“是不是只有出差,你才会来看我?” 他只笑笑,我伤心地想,这无疑是默认。我竟然相信了父亲的“谎言”。 每次来北京,他都不忘带上湖南特制的剁椒辣和母亲腌制的小菜,一次也没落下,现在想想,父亲是知道我爱吃家乡菜,吃不惯北京的饮食啊。 可惜我那时候不懂。 父亲刻意选择在酒店居住,因为他更在意男女问题之大防,而我却误会父亲和我生分;父亲不厌其烦地提醒我,出门在外不要乱吃东西,离开视线后的水不能再喝,而我却嫌弃父亲啰嗦;父亲忙于工作,尽力给我们最好的物质条件,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手机,而我却还埋怨父亲没有时间陪我们。 父亲总说女孩要富养,我青春期的时候花钱大手大脚, 他也从来不会进行所谓的“经济封锁”。相反,我曾经无意中看到他偷偷往我书包里放钱,他甚至从不过问那些钱花到哪儿了,他只是怕委屈了孩子。 其实家里并不是大富大贵,有段时间,父亲生意失败,日子更难了。我毫不知情,在父亲的保护下,依然过着安然无忧的生活,那时我的学费、课本费和生活开支,粗粗算下来平均每日要几千元,父亲从来没有吭声过。 我竟然质疑过父亲的爱! 每次想到这里,懊悔和痛心就如同潮水涌来。父亲独自熬过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心里忍着叹息,面上带着微笑,不让我们做儿女的发觉。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压弯了父亲的背。直到他病重入院,躺在担架上要被推去手术室时,他还会有意识地用手挡住自己的脸,怕我们看见他的憔悴,也怕别人看见。 我小声问他:“怎么了?” 他苦笑地说:“被人看见现在的样子就不好了。” 我的眼泪差点要掉下来。那时我才知道父亲的不容易,他一直是我们的靠山,隐忍而坚强,无声而有力,他已经习惯了为我们遮风挡雨,而不是向我们示弱。可是父亲也真的老了,就在我不知不觉的时候,他老迈地躺在床上,试图用一个遮面的动作来掩盖自己的孱弱。 我最遗憾的事,是没有陪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还是因为工作,我在医院只陪护了三四天,而后急匆匆返回剧组。本以为很快就能再见,没想到已是天人永隔。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返回剧组前,父亲在病榻上拉着我的手,反复叮嘱:“满崽,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宠你真正爱你的人。” 或许,那时父亲已经感觉到大限将至,但他依然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痛苦,记挂着我的终身大事。 可是父亲啊,在你离开之后,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全心全意爱护我的人。 没有人会像你,明明正直诚实,却因为担心我早恋,在电话里对男同学撒谎:“苏青不在家。” 没有人会像你,明明不喜欢做家务,却像大厨一样练习颠锅和炒菜,然后教给我:“我不在你身边,你学会做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你走到哪儿我都不会惦记了。” 没有人会像你,明明被病痛折磨,却劝我安心拍戏。 时间有时候像放大镜,很多曾经不在意的细节,如今都一一回放,清晰得可怕。每一次回放,就是一次折磨,让我更加看清父亲的爱,也更加看清自己的任性。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段话令人落泪:“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 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 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这首诗写的是恋人,我却觉得用来寄托我对父亲的思念,也正中要害。 冬天又来了,茫茫风吹雪,我是未归人。 父亲,您冷吗?记得见到您的最后一面,您依旧微笑着,全身却是冰冷的。如今,您一个人长眠于遥远的家乡,是不是仍然惦记着我们这些儿女? 这些年,到不同的地方拍戏,我试过很多地方地道或是不地道的红烧排骨,身边也偶有亲人和朋友小露一手。 那么多的菜品里,没有一道红烧排骨,能烧出您做的味道。 我昨天还自己买了食材呢,回想着您在灶台前手把手地教授,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几次下来,有甜有咸,有好吃有不好吃,但就是做不出那个熟悉又亲切的味道。 如果时间能倒流,该有多好啊。 我是一个不后悔的人,喜欢向前看,过去的路从不回头,过去的人从不留恋。但在父亲这件事上,我可能一辈子都会埋怨自己。 父亲喜欢旅游,他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国家,只要工作之余,就会抽出时间跟朋友们旅行,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情。 受他影响,我也养成了旅游的爱好,在父亲住院那段时间,我们曾约定一起旅游,来一段说走就走的父女游。 那趟未完成的旅行,成了我心里永久的痛。 满目山河空望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父亲在世时,我没能好好地跟他说一声:“对不起,我真的很爱您。” 父亲离开后,我只能沉湎于回忆,看着哥哥,看着侄儿,看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希望能找点慰藉。 如今,我只愿加倍地关爱母亲,弥补遗憾。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 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 追忆当年。 ——叶芝(诺尔贝尔文学奖得主) ★你天天读故事给孩子听,你有读过故事给父母听吗? 如果说,有哪本书可以读给父母听,就是这本《有一天,他们老了》。 ★爱父母?爱长辈?那就讲出来。 把你的爱和感激读给父母听! ★人民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得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影视明星、知名企业家……21位各界名人讲述他们的亲情故事,感受你我的温暖人生。 ★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送一本书比一件衣服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