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父记
作者简介
作者田芳,女,1976年11月出生,湖南辰溪人,大学文化,现居长沙。曾在《档案时空》《湖南经济》杂志担任编辑,先后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发表过10多篇有影响的文章。与人合著《走向光明——湘西匪首四十年改造纪实》。
内容简介
第一章?儿时的记忆 田家老大田全仁、老二田全义都参加了中国人民志 愿军,两块“军属光荣”的牌子挂在大门口,闪闪发光 。老三田全美坐不住了,天天找田大爷闹着要参军。乡 政府知道田家已有两个儿子在前线,一开始没有同意。 后来,田全美做好田大爷的工作,又与田大爷一同做通 了乡政府的工作,也光荣地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田全 美赴朝鲜不久,前线传来了朝鲜停战的消息。田全美又 奉命回到国内参加荆江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之后, 复员回到家乡新村第四村民小组任组长,直到去世。 六?沉甸甸的军功章与血染般的烈士证 自从小兴华的娘收到丈夫从福建泉州寄来的信和照 片,她心里非常欢悦。她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地。她 深知,丈夫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还立了 一次三等功,这既是丈夫的光荣,田氏家族的光荣,也 是自己的光荣。丈夫在前方打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流 血流汗,自己在后方带好儿子,协助孩子他爷爷管好这 个家,尽一个妻子的责任,也对得起远方的丈夫。门前 那块“光荣军属”的牌子,让她心里感到几分自豪和得 意。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小兴华家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 照顾,经常上门问长问短,问寒问暖,还给小兴华家分 了几亩田地,一片自留山和一亩多菜园。每逢春耕秋收 季节,村里的共青团员和年轻民兵都会前来帮小兴华家 抢种抢收,不用小兴华的爷爷和娘操更大的心。小兴华 家的日子过得也算和睦幸福。 1953 年 9 月 8 日傍晚,小兴华跟着他娘刚从菜 园锄草回家,村支书急忙跑到小兴华家,上气不接下气 地对孙宝珍说:“宝珍姐,今天接县里一个电话,要您 明天去县民政科一趟,有要事告诉您。”村支书走后, 天气很快阴沉,雷声隆隆,不久就大雨倾盆,似一种不 祥的征兆。当晚,孙宝珍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想,可 能丈夫在部队打了胜仗,丈夫可能立了什么功,叫她去 拿什么立功喜报;翻个身子又想:不对啊,有喜报,一 般邮件员会送到村里,不用去县里拿。但她又想起,前 几天左眼皮跳得特别厉害,“左跳祸,右跳财”,莫非 丈夫有什么祸?她不相信那句俗语,也不敢往下面猜疑 ,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9 月 9 日天刚亮,孙宝珍急急忙忙地炒了一碗蛋 炒饭,让小兴华吃罢,把他放在背篓里,便出发了。她 沿着村前那条蚯蚓般的青石板路,上上下下,拐了好几 道弯,爬行了 200 多个台阶,行走了近 10 里山路, 终于来到县人民政府的大门。县民政科设在一栋两层楼 房的一层。一个高大魁梧、穿一件黄色呢子军大衣,看 上去像军人的干部,从房内走出来,把小兴华娘俩让进 屋里,端上两杯热茶。这位 30 多岁的男子操着一口山 东口音,自我介绍说,他是民政科负责的,姓娄,名春 生。接着又介绍了身边的谢副科长。寒暄一阵,娄科长 上前握着孙宝珍的手说:“孙妹子,您娘儿俩辛苦了! 您丈夫是一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