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踟蹰

我们的踟蹰
作者: 弋舟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我们的踟蹰
ISBN: 9787530215142

作者简介

弋舟: 祖籍江苏,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西安。 著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蝌蚪》《战事》《春秋误》,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小说集《我们的底牌》《所有的故事》《弋舟的小说》《刘晓东》《怀雨人》等。 曾获郁达夫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西部》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

睡了没? 张立均难得在这个时候发短信过来,下午的时候 他对李选说过,晚上要和省上的某位领导吃饭,李选 想张立均现在可能是喝多了。于是回复他: 正准备睡,已经上床了。你喝多了? 结果却没了下文。 李选望着电脑上的QQ界面,一瞬间茫然起来,心 思浩渺,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比漫长的等待,而且, 还要这么无比漫长地等待下去。网络那头的曾铖,这 时候也仿佛蒸发在虚拟的世界里了。他的QQ头像灰了 。 李选呆愣着,有几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回过些 神,她想,张立均干吗发这条短信呢?嘘寒问暖?这 不是张立均的风格。他从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嘘寒问暖 ,而且,也几乎是不会用任何方式来嘘寒问暖的吧? 张立均只是在公司里给李选提供一些优渥的待遇,薪 水发得多些,职务升得高些——而这些,对于张立均 而言,不过是易如反掌的事,跟“嘘寒问暖”似乎扯 不上边儿,没有那种用心的程度。况且,这些优渥的 待遇,仍旧需要李选用具体的业绩来兑现。一开始, 张立均就把李选纳入了很正当的职场规矩里。这倒也 让李选感到心安,心里少了那种“交易”的感觉。然 而实质上,李选明白,自己和张立均之间,铜铜铁铁 ,就是一种交易的关系。否则,凭什么她的薪水就应 当多些,职务就应当高些?是她的能力格外比别人强 一些吗?李选有自知之明,她知道,不是。但张立均 不去强调这种关系的本质,让她获得了掩耳盗铃式的 安慰感。 那么,这条深夜发来的短信,什么意思呢?—— 查岗?这个念头一蹦出来,李选自嘲地笑了。不会的 ,她对自己说,张立均不会有这个兴致。交往半年多 ,张立均对于李选的私生活根本没有兴趣,李选作为 一个单亲妈妈的所有烦恼和自由,都没有因为张立均 而发生变化。甚至,在李选的感觉中,倒是有了这个 男人,她的烦恼和自由反而更充分、更牢固了,成了 雷打不动的烦恼和自由。烦恼就不用说了,自由呢, 是因为张立均强势地存在着,用他的态度表明了—— 两个人各是各的事儿,我根本不管你做什么,由此, 你也务必打消对于我的非分之想。这个结论挺凶狠的 ,李选一边享受这样的自由,一边消化个中的烦恼。 对于张立均,李选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吗?八成是 没有的,余下的那两成,是一个女人天性里的东西, 也不用认真对待。当半年前被张立均带进酒店的客房 时,李选就明白自己跟这个男人之间有多大的落差。 这种落差不牵涉贵贱,是一种物理性质的,很客观, 好比一个一米八的人相对于一个一米五的人。李选很 自尊地想,作为一个人,她并不觉得张立均就比自己 优越多少,他不过是个头高一些。张立均的个头体现 在他的财富上。而我,李选想,不过是没钱,拉着个 四岁的男孩,在年近不惑的时候还要为生存奋斗罢了 。认清了这种落差,同时又不因此格外地自我轻视, 李选觉得面对张立均时还是挺轻松的,不过是一个女 人天性中的那“两成”偶尔会蹦出来作祟一下,让她 像所有面对这种状况的女人一样,心生幽暗的踟蹰。 这种滋味,真的是不好说。李选在这天夜里,不 经意地想着,就在键盘上敲下了:怎么不好说?这个 疑问更多是在针对自己。远在成都的曾铖好像已经下 线了,显示器上的QQ界面在李选眼里像一面可以用来 自我审视的镜子。她空洞地凝视着。想不到曾铖的头 像突然又闪烁起来,应道,我总不能跟你说人家李兰 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吧。 李选收拢心思,回顾了一下刚才两个人之间的对 话,问他:“怎么,李兰变化有这么大吗?” 曾铖没有回答,发过来一张女人的照片。照片上 的女人白皙丰腴,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李选一眼认 出了这个曾经的女同学。“我觉得还好啊,还有当年 的影子,大眼睛,白,就是胖了一些。” 曾铖说:“何止‘一些’?简直是胖到令人心碎 。” 李选说:“这么夸张?还令人心碎?就算人家胖 了,你心碎什么?” 曾铖说:“你想啊,曾经那么轻的一个女生,被 岁月弄成了这么重,难道不令人心碎吗?而且,这种 分量的改变是跟我们同步的,由此及彼,我们就看到 了我们的不堪。” 李选在心里默念着“轻、重”,好像一下子掂量 出了某种的确足以令人心碎的分量。“是啊,老了我 们。可是你对人家的轻重也太在乎了吧?”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