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宋儒王应麟
ISBN: 9787807434504
王应麟在他的著作《玉海》中自称是浚仪(今属河南省)人。浚仪地处中 原,曾是北宋的首都所在地,南宋时归属金,后归属元。王应麟一生从没有 到过浚仪,其自称是浚仪人的原因:一则是南宋士大夫身上固有的恢复中原 的情结:二则是鄞县县学的王氏来自浚仪。 浚仪*早的名字叫仪邑,其名得于浚水,“浚水出浚仪县东,其地本卫 之仪邑,浚水经焉”。 仪邑*早是春秋时期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小城,它与郑国的启封城只 隔一个**的沼泽——蓬泽而相望。战国时,魏惠王为了控制中原、避开秦 国的锋芒,把都城由安邑迁至仪邑,改称大梁。从此,仪邑由一个小城跃为 强国之都,进入了历****个强盛时代。仪邑在秦朝时*名浚仪县;北魏 时升为梁州,浚仪是州治所在地,开封(启封)县列入其管辖区内;北周时又 改称汴州,后升为开封府。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史称东京),历经一百多年,繁荣兴旺达到鼎盛。开 封不仅成为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成了世界上*繁华的大都市之 一。当时,开封府人口达到了150万,辖18县24镇。仅开封府新、旧城区内 。八厢居民就已到达了97750户。东京之地,风光旖旎,人才荟萃,城郭恢 弘,经济发达,富甲天下。 大城市的繁盛,逐渐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铺与民居都混杂着:临街 而开的商铺、邸店、质库、酒楼食店,随处都有,相同行业的店铺多在邻近 集中。在城中*有气魄的当推相国寺,它不仅仅是佛教圣地,也是名副其实 的商贸交流中心。相国寺的中庭两庑可容纳上千人进行商贸交易,**要求 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以便在这里集中召开类似的大型商贸交易会。 东京商贸的繁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鬼市(早市)与夜市相连 。一般夜市营业要迟至三*,而当五*时,鬼市又开张营业了。另一方面表 现为**与外国货物云集其问。不但全国各地货物诸如粮食、水产、畜产、 蔬果、茶、酒、药材、纺织品、器皿、书籍等都运到这里销售,而且外国货 物诸如*本扇、高丽墨和大食香料、珍珠等,也都是开封市场上热门的货物 。因此用“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东京商贸的盛况,一点也不过分。 整个东京的中心则是开封、浚仪两县。当时浚仪称赤县,到真宗大中祥符年 间又改称为祥符县。 说实在的,就整个社会来看,北宋朝经济发展很快,市井相当繁华。这 一点从人口角度便可以得到证明。大观四年(1110),北宋人口增加到 20802258户,46734784口。当时户口统计一般只统计男丁,这就是说户口数 字中的口数只是指男丁的人数。如果按每户实际平均五口计算,估计全国人 口约达一亿,这是一个**的数字。人口如此猛然增加,那么百姓的生活水 平又怎样呢?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前代的确普遍有所提高。拿当时的苏州为 例,所谓“井邑之富,过于唐世”,“以一郡观之,则天下尽可知”。而浚 仪这个在北宋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其富庶程度不用说着实胜过唐朝的 长安。这样的好地方,自然就成了皇族、望族的居住地了。 然而人怠久安,物极必反。百年之后的北宋王朝开始出现衰颓,首当其 冲的是皇族、官僚。他们**成风,“骄于逸欲,物丰大盛。耗以虚浮”。 在他们的**下,民俗多尚**,“才遇丰年,稍遂从容,则华饰门户,鲜 丽衣服”。对此,朝廷有识之士主动作为,积极进谏,让皇帝下诏禁奢,可 是收效甚微。 元符三年(1100)正月,因宋哲宗突然病故,加上哲宗没有儿子,故皇位 一时出现了空缺。向太后(神宗皇后)因此哭着对宰臣说:“**不幸,大行 皇帝无嗣,事须早定。”左相章悖便发表自己意见说:“简王赵似与大行皇 帝系一母同胞,现在天子既崩,按礼按律,都应该由简王继位。”向太后则 说:“老身无子,诸王都是神宗的庶子,很难如此分别。”这句话实则否定 了章悖立简王赵似的建议。 章悖因此又提议说:“如果依照长幼顺序,那么申王赵亿当立为帝。” 太后显然又不赞同,她说:“申王虽然居年长,但他患有眼病,万万不可能 承担此任。这样依次就该轮到端王赵估了,当立为帝。”但章停觉得不可以 ,原因是:“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谁知章悖的话刚一脱口,在一 旁的知枢密院事曾布(曾巩的同父异母兄弟)便大声呵斥道:“章悖,听太后 处分!”接着,他又对向太后说:“章悖从未与臣等商议过立天子的事,今 *突然发此议论,实在令人惊骇,不知他居心何在。皇太后之言应该立端王 为帝,臣聆听了多时,觉得圣谕极当,没有什么异议,一切敬请太后定夺。 ”这时大臣蔡卞、许将相继附和。太后又说:“先帝曾说过,端王有福寿, 且有仁孝之德,当立为嗣君。”这样章悖只得缄口。随后,端王赵佶被带到 哲宗的灵柩前继皇帝位,这就是徽宗。 徽宗继位后9个月,章悖被罢免——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一言付出了代价。十月,韩琦的儿子韩忠彦担任左相,曾布担任右相。第二 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1101),韩忠彦因为“变易神宗法度”被罢左相,曾布 独揽大权,继续推行王安石新法。崇宁元年(1102),徽宗召蔡京为尚书左丞 。因曾布看不惯蔡京为人,曾排挤过蔡京,故蔡京与之不和。**,曾布向 皇帝**陈佑甫担任户部侍郎;而陈佑甫与曾布是儿女亲家。按照大宋的规 矩,丞相是不能举荐自己亲属担任要职的。蔡京一见机会来了,立即动本参 劾曾布;而曾布则喋喋不休地在皇帝面前驳斥蔡京,为自己辩解,不知不觉 变得声色俱厉。大臣温益当即斥责道:“曾布,在皇上面前安得如此失礼? ”徽宗便拂袖而起,一脸不快。御史大夫们见此情形便一拥而上,交相弹劾 曾布。当时朝堂之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呼吸立成祸福,喜怒遽变炎凉。” 意思是说曾布气焰熏天,喘口气就能决定别人的命运,喜怒哀乐之间就可以 改变天地间的冷暖炎凉。而现在呢,曾布已别无选择,只得辞职。事后蔡京 仍不解恨,以曾布贪赃枉法,收*贿赂之名继续弹劾;又命令二十多年前被 曾布审查过的现任开封知府吕嘉问将曾布的几个儿子抓起来,刑讯逼供,威 胁利诱,罗织罪名,迫使他们承认贪污。曾布没有办法,只好违心认罪,于 是被一贬再贬,直至迁徙舒州,死在润州。 曾布性格刚直,被梁启超称为“千古骨鲠之士”,认为“其才其学,皆 足以辅之”,但因是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力量,被列入《宋史·奸臣传》,终 酿成千古奇冤! 其实曾布一生中的*大过错,恐怕莫过于支持赵估当皇帝了。章悖反对 立赵■为帝,曾布反之,结果曾布比章悖还不如。这足以窥见北宋王朝政治 *败之一斑。 说实在话,赵佶当皇帝的确是入错了行。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 郎。这“行”的取与舍关系人一生的成功和失败。像赵估这样的人如果让他 去写字、作画,没准能成为一位大书法家、大画家:可是偏偏让他去治理国 家,去当皇帝。赵估这一入错行不仅毁了自身,*终也毁了整个北宋王朝。 章悖一言中“的”。徽宗的确轻佻治国,他大兴土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厌倦政事,遂让蔡京、童贯一类大臣趁机专权,大发横财:朝堂*败势力 ——宦官恶性膨胀。单就宦官人数一项来看,仁宗朝后期,人数已经超过了 4000人,而到了徽、钦宗二朝,宦官人数再创新高,“动以数千”。对于这 一宦官群体整个社会都畏之、恶之,终于导致开封城内老百姓自发*击宦官 ,“杀之者不可胜数”,**矛盾因此*趋激化。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