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研究(精)
作者简介
萨尔吉,1975年生,藏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史、梵文贝叶经写本等。参与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科研项目,著有《藏语与佛典》、《<大集经>汉译本特点简析——以竺法护译本为中心》、《敦煌藏文儒家格言读物研究——以中村不折旧藏本<古太公教>为中心》、“Sanskrit Texts Discovered from the Southern Silk Road”等多篇重要论文。合作编译有《梵天佛地》、《探寻西藏的心灵——图齐及其西藏行迹》等重要论著。 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委员,意大利国际地中海和东方研究协会会员。
内容简介
《大集经》中的世俗文化是折射佛教传播过程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这些世俗文化的源与流,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这些世俗文化来促使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异域民族以佛教为纽带进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具体方式。本文主要侧重对《大集经》文本层面和思想层面的研究,但除此之外,《大集经》中还有许多其他异域文化交流的资料等待我们去发掘、去研究。这些资料与该经中包括的主要佛教义理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大方等大集经〉研究》·余论 《大集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广为后世大乘佛教典籍所引用。由于内容艰深广博,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作者萨尔吉具有相当的藏语基础和较高的汉藏佛学研究水平,在充分掌握相关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学与历史语言学、哲学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学为基础,以历史语言学、哲学的方法探讨《大集经》的思想脉络,将《大集经》置于广阔的时空环境中加以充分考察。同时,借此课题的探讨把西方文献学的佛教研究方法与东方传统思想性的佛教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为现代的佛教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