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漫笔/新闻宣传丛书

京华漫笔/新闻宣传丛书
作者: 编者: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68.80
折扣价: 44.80
折扣购买: 京华漫笔/新闻宣传丛书
ISBN: 97875034970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京的文化与记忆 王蒙 文化、文史都是一个积累和记忆的过程,没有记 忆就没有文化。有时候从市政建设、发展经济、改善 民生或外事活动等角度来看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从 我们文史研究角度来说,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太受欢 迎的意见。比如北京申办奥运会口号的英语翻译是伟 大的奥运,新的北京。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 口号是伟大的奥运,古老的北京,会不会更有历史感 也更能宣扬北京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些呢? 再比如北京现在把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后改名东 城区,我觉得非常好,非常方便与易于理解。但也有 海外华人认为:哪怕成立了新的大东城区,为什么不 能称之为崇文区呢?成立了大西城区,同样可以叫做 宣武区。崇文、宣武,是非常有文化的说法,它比一 个东城一个西城的命名高雅优美、泱泱大度,而且内 涵丰富不知多少倍,它反映了北京的精神,中华文化 的精神。这才是古老与有文化的北京的城区的最美好 的命名啊! 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例子。 原来位于西城区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曾是一处多进的 四合院,充满北京特色,现在四川饭店被搬到恭王府 内,绒线胡同这里变成了中国会馆,这感觉一下子就 变了,现在的四川饭店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原来位 于东城区王府井附近一条胡同里的康乐餐厅,是见于 典籍的京城名餐馆,后来搬到安定门去了,也不再是 以前的康乐餐厅了,苦撑了几年,康乐餐厅已经倒闭 ,一个老字号就此完结,多么可惜啊。还有把同和居 从西四搬到月坛,从四合院变成了楼房,变化也很大 ,也是从此走向没落。这些情况简单通俗地讲就是一 挪地方就没有了原来的风水了。风水的说法包含着迷 信,也包含着人文与经济与环境的种种关系的研究。 万万不可粗枝大叶地对待啊。 其实,很多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都不是说改就能 改的。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商业地理的角度来看 ,任何一家老餐馆的选址、菜系,乃至食客,都是有 自己的文化特色蕴涵其中的。简单的一个行政命令或 决策,就将这家餐馆从天安门搬到西单,或者搬到海 淀、搬到门头沟,基本上搬一个“死”一个,就是这 个道理。 有关北京城市变迁、文化传承的话题一直是引人 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20世纪50 年代,北京每次举行人民代表大会时,梁思成先生总 会自己印发有关北京古城保护内容的传单给大家,但 是经历了几次运动之后,也无法再持续下去了。 在北京建设和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遗憾地看到 许多有关北京文化的记忆正在一步步消失。我们现在 能做的,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和范围内,将这些文化 记忆保留下来。在北京进行市政规划时,在北京市各 级领导、老百姓的心中多留下一根弦,因为有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