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作者: (美)爱德华·多尼克|译者:王雪怡//李小龙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ISBN: 97875444946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十一章 “**中的动物” 1677年一个秋*的夜晚,列文虎克和妻子正在** 。他“****后不足几秒便立刻”跳起身来,带着精 液样本直奔自己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列文虎克看到“ 数以千计沙粒般大小的活体微型动物正在游动”。他并 没有告知英国皇家学会他的妻子对这项惊人发现做何感 想。 这次发现*终会成为科学**的里程碑。一向高调 发布研究成果的列文虎克,这次却选择低调行事。他提 醒皇家学会这是他们的授意,而非他自己的本意。他还 很反常地专门指出,这次实验样本是通过“正常夫妻性 交”而非“不道德的**”获得的。他甚至不嫌麻烦地 设法将信件翻译成拉丁文,或许是为了回避敏感的读者 。除了这些预防措施,列文虎克在信中写道,他承认自 己的观察可能会让人感到“恶心或伤风败俗”。他让皇 家学会全权决定是公布还是销毁这次研究结果。 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列文虎克跳下*后的发现并没 有错误。显 微镜下,那些微小的生物“长着比自己身体长五六 倍的细尾巴”。它们蜿蜒前行,“靠尾巴的摆动来推进 ,就像是蛇或鳝鱼在水中游”,仿佛在向某个重要的目 的地冲刺。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景象的确无误,但是他误解了观 察结果。历史学家称列文虎克是观察到精细胞的**人 ,事实上这并不**正确。列文虎克确实看到**中有 微小的“鳝鱼”游动,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与人类的繁 衍有何关系。相反,他以为自己发现了碰巧生活在** 中的微型动物。毕竟,成群结队的微观生物似乎无处不 在?_水滴、树的汁液、牙齿、趾间都有。**中为什么 不能有?六年间,列文虎克一直坚持这个观点。正如哥 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坚称自己找到的是印度,列文虎 克也深深地误解了自己的发现。同样,正如哥伦布用“ 印第安人”的称谓错误地命名了新大陆,列文虎克也将 精细胞错称为“小动物”。 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赞同他的观点。*奇怪的是, 在列文虎克本人都改变想法之后的很长时间,这些科学 家还坚持认为精细胞是一些与性或生殖毫无关系的微型 动物。在列文虎克**次观察到精细胞150 年后的19 世纪,动物论依旧是普遍观点。生物学刊物中的插图会 精心绘制精细胞,并熟练地为其标注嘴、膀胱和其他器 官,或者像对比不同的微型动物一般将精细胞和绦虫并 列排放。 1830 年,**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 ) 将精虫归类为肠道蠕虫。“**中常能发现微型生物, 显然,这里是它们天然的寄居地,”《柳叶刀》解释道 ,“它们对人体无害,毫无疑问起到了某种未知的重要 作用。”甚至“精虫”一词都反映出这种存在已久的错 误。该词于1827 年由一位科学家创造出来,他认为精 细胞是尾蚴属的虫形生物。“精虫”(spermatozoa) 意为“**中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