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王国(约翰男爵和大宪章)(精)
作者简介
丹·琼斯(Dan Jones),中世纪历史学家,伦敦《标准晚报》专栏作家,杂志编辑,毕业于剑桥大学,语言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曾创作畅销书《金雀花王朝》,向读者娓娓道来金雀花家族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他的广播节目已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播放,深受大家的喜爱。
内容简介
金雀花王朝的漫漫历史充斥着具有戏剧色彩的光景。这个时代有突如其来的战争,也有意料之外的革命;有悍勇的人民起义,也有极具毁灭性的瘟疫;有胜利时刻的欢呼雀跃,也有屈辱光阴的遗憾唏嘘。但是这些或跌宕起伏,或血腥残暴的年代,无论从情节还是重要性而言,与1215年相比都相形见绌。1215年是政治波谲云诡、动荡不安的一年,充斥着反抗、内战、攻城略地和宗教冲突。1215年也是令“无地王”约翰颜面扫地的一年: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近乎全部的领地。同时,1215年见证了虽然短命,但首次限制封建君主权力的《大宪章》的签署。如果让我们细数中世纪的历史丰碑,1215 年堪比诺曼人入侵的1066 年和博斯沃思决战后开创都铎王朝的1485 年。 对于一些人来说,1215 年是相当痛苦的一年。一位传记作家曾为生活在金雀花王朝时代最伟大的骑士威廉?马歇尔作传,在其充满活力的1.9 万字的史诗故事中谈到这特殊的一年时,他刻意掩盖了1215 年的重大事件。“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件,”他写道,“但都是些无益谈及的话题。” 但事实上,这位传记作家却不由自主地谈到这一年。就像通常对待威廉?马歇尔的传记一样,相比谦逊地回避自己擅长的话题, 他对炫耀自己对重大史实有多么如数家珍更有兴趣。因此,在声称自己对1215 年无话可说后,他转而迅速对这一年风起云涌的政治冲突及其衍生的伟大历史篇章—刀光剑影的内战及彻头彻尾的外敌入侵—做了简洁且一针见血的总结。 发生何事?一言蔽之。 男爵索权,国王婉拒, 男爵不悦,危言吓之。 不得特权,将欲弃之。 无复效忠,害之无所不用其极也。 从某些方面来看,至少在高层政治中,这的确是1215 年的大事记。金雀花王朝第三代国王约翰与男爵们的关系彻底崩溃,王朝命运岌岌可危。1215 年6 月,在温莎城堡附近的兰尼米德,在威严且满腹经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兰顿的调停下,与教会联盟的男爵代表要求约翰王以书面形式(并盖以国玺)确认一系列其及历代国王曾经滥用的王室权利以及忽视已久的应尽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一方面被视作宪法创新,另一方面也被视为对英格兰古代法典的回归,这些法典似真似幻,曾经管理过在这之前更好的英格兰—从盎格鲁– 撒克逊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忏悔者”爱德华时期, 至更近期的诺曼王朝国王、约翰的曾祖父亨利一世时期。约翰签署的“新协议”探讨了宗教、赋税、平等、兵役制度、封建支付、度量衡、贸易特权及地方政府等诸多问题。“新协议”还间或触及了一些重要准则,最著名的一则是约翰被迫承诺“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同时,“(余等)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另外,这些准则主要满足了一小撮英格兰最富有、最有权力的人的利益。协议中所说的自由人,最多仅占英格兰成年人口的20%。 《大宪章》开启了个人自由权利新纪元,限制了封建君主与政府的权力,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1215 年一整年的故事。但这大谬不然。事实上,《大宪章》中有一条关键条款时常被人们忽视,它不仅成为1215 年大事记的导火索,也与每一位英格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宪章》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上简洁,却具有灾难性缺陷的方法去强迫国王坚持其所做出的承诺:如果约翰违约, 男爵们将不再对其效忠。如此一来,整个13 世纪所依赖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将土崩瓦解。用威廉?马歇尔的传记作家的话说,“男爵无所不用其极地加害约翰”,或者,更简明地说,他们将发动战争。这些严肃的威胁在《大宪章》中都有所体现,其中,约翰声明如果违约,他的男爵可以“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对其予以制裁……以拯救臣民及其子孙后代”。 《金雀花王朝》作者聚焦1215《大宪章》之年!帝国几何,多维度解读帝国! “帝国几何”之《分裂的王国》重磅上市! 在金雀花王朝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无不充斥着具有戏剧色彩的光景。这个时代有突如其来的战争,也有意料之外的革命;有悍勇的人民起义,也有极具毁灭性的瘟疫;有胜利时刻的欢呼雀跃,也有屈辱光阴的遗憾唏嘘。但是这些或跌宕起伏,或血腥残暴的年代,无论从情节还是重要性而言,与1215年相比都相形见绌。 1215年是政治云谲波诡、动荡不安的一年,充斥着反抗、内战、攻城略地和宗教冲突。1215年也是令“无地王”约翰颜面扫地的一年: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近乎全部的领地。同时,1215年见证了虽然短命,但首次限制封建君主权利的《大宪章》的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