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守护师

善终守护师
作者: 柴田久美子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善终守护师
ISBN: 9787521736373

作者简介

1952年生于日本岛根县出云市,曾任职于日本麦当劳、创业经营西餐厅,自1993年转入临终照护领域、担任看护。 现为日本善终守护师会会长、平安之家代表理事,目前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市投入居家善终守护的支持行动,尝试为人生终末期建立新的模式。 曾集结善终守护经验在日本出版专著十种,并至日本各地举办社教演讲,而以她的故事为主题的电影于2019年在日本上映。 她一度错误选择自杀、两度婚姻破碎、三度罹癌,人生的急转弯引她走上守护临终者的道路。她说她是因为听到特蕾莎修女的一句话,而决志追随其的步履。

内容简介

唤醒沉睡的爱,生命接力重生 陈阳 12年前,家母积劳成疾,导致严重胃病、心脏病、重度抑郁症、间歇性呼吸停止、睡眠障碍等,多方求医无效,濒临绝境。我于是放下所有工作,打算专心陪伴母亲面对“临终”。为分散她重度抑郁的焦虑,我从早到晚不停地跟她讲话,提振她的精神,每天似乎都是最后决战。如此和母亲朝夕相处半年多,没想到母亲的状况竟慢慢好转。 有一天,母亲大梦初醒般突然对我说,各种病苦其实是自己身心不良习惯累积的后果,如果这次她能过鬼门关,余生一定要重新生活。 十多年来,母亲以顽强的意志一步步走出病苦,如今年近八旬,身心日益安详,不断展现精彩的生命力。 陪母亲经历这场生死大考后,我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命及死亡问题。以现今平均寿命来算,我也只能再活30年左右,大约1万天,死亡并非遥远的未来,我必须开始接受、正视、尊重死亡,探索死亡,进而思考:我为何而来?为什么活着?人生究竟圆满的活法是什么? 承蒙不可思议的因缘,我有机会赴日本各地参访,并向代表匠人精神的秋山利辉先生、“扫除道”开创先锋键山秀三郎先生、自然疗法大家东城百合子老师等多位“平常日用皆道”的高人,学习究竟如何生活。 三年前就听说日本有位矢志追随特蕾莎修女的柴田久美子女士,发愿助人善终,已有200多人在她怀抱中平静辞世。作为处理死亡(与生命)相当有经验的人,她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又如何面对着死亡而生活?带着这样的问题,2018年4 月,我第一次见到了柴田老师。 本来想象柴田老师强壮无比,不料她身型娇小、气质飘逸,握手时甚至错觉她轻得快飘起来。她永远面带温暖、慈爱、亲切的笑容,双眼时常笑得眯成细缝,让人一靠近就不知不觉放松,很快被特殊的气场融化。 柴田老师让我体验了一下临终关怀。我按指引坐在榻榻米地板上,然后躺下,把头枕在柴田老师的腿上,静默止语。柴田老师轻声提示我,观照自己的呼吸,她似乎也在调整自己的呼吸。几分钟后,我的杂念消失,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她的呼吸同频,心跳也一起律动。 这时,柴田老师以丰富的现实经验说明:“通常再‘难死’的人,到了这样‘同命运、共呼吸’的状态,身体也会越来越软,面容全然放松,表情柔和,此时就表示这个人即将撒手离去了。” 柴田老师出生于日本素有“神话故乡”之称的岛根县出云市。从小常看妈妈布施残疾的穷人;爸爸则教导她“言语有灵”,必须谨慎遣词用字、言而有信。幼年她常因哮喘发作而透不过气。小学四年级有一次严重发作,妈妈担心得整夜一直抱着她,半夜累得打盹,而她醒着在寂静中感受妈妈怀抱的温暖和呼吸的轻柔,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爱,沉浸于幸福喜悦之中。剎那间,她有一种特殊体验,感觉灵魂离开身体,飘到天花板上,如一只眼睛静静注视母亲这样抱着自己。其间来查房的医生说当夜是危险期,但她毫不害怕,宛如进入另一个美好世界。从那时起,她不再恐惧死亡。 后来她和一般人一样长大,成家立业。因个性倾向,她力求事事完美,但家庭和事业难以平衡,以致长期处于焦虑不安、左右为难又自责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对生命失去热情,甚至一时冲动做了错误的选择——自杀,所幸被救回一命,然而婚姻随之告终,与三个孩子就此分离。她心绪一片灰暗,什么也没带便离家出走了。 尔后,她与第二任丈夫重新创业,奈何生意一直不好,经营得很辛苦。有一年圣诞节,她决定将当天营业额全数捐给老人之家,没想到店员比平常更有活力,营业额很高,客人和媒体好评如潮,一股久违的暖意涌上了她心头。某日半夜就寝前,突然听到一个莫名的声音说:“爱,才是活着的意义!”(后来她才知道这是特蕾莎修女的话。)那声音如此清楚,让她惊坐而起,但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唯脚边隐约有一缕光,闪闪发亮。当下某些被遗忘的东西又瞬间恢复。 “我的心被照亮了,一片晴空万里,一切不安消逝无踪。”隔天早上,她关了店,决定遵循上天的旨意重新生活。 1993年,怀抱着让老人幸福善终这个理想,她开始去养老院担任看护,然而却目睹了许多悲惨的现实:在延续生命的名义下,许多人最后被送进医院,全身插满管子,即使是私立的高端老人之家,也没有平静地死去的自由。她因而决心去没有医院的离岛,在那里帮助人们实现“人生最后1%的幸福”──善终。 最初无人光顾,第二年,她接到电话,妈妈要请她为自己的善终做守护。就这样,妈妈成了她全心投入善终守护工作的第一位服务对象。两个星期时间里,母女俩朝夕相处,这次换成了她日夜怀抱着母亲。最后妈妈走的时候,如婴儿般洁净,还带着微笑,家人都深感幸福。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开创的善终守护事业,无人理解、乏人问津,是妈妈的无条件支持鼓舞了她,也是妈妈以亲身教导了她善终守护的深意。虽然创业快速耗尽积蓄,接着发现罹癌,第二段婚姻又宣告破灭,一连串打击接踵而至,但这次柴田老师没丝毫退缩,因为心中的爱已然觉醒,“传递爱”成为她活着并奋斗不息的源源动力;妈妈幸福的善终更是她的护佑。 凭着这份真诚信念,柴田老师渐渐和岛上老人建立了互信,亲如家人,她创立的“平安之家”以24小时家庭式照顾,为岛上老人提供善终陪伴服务,也终于实现了她“让人在温暖怀抱里道谢告别”的理想。 另一方面,孤岛独居的日子清贫简单,不知不觉间也终止了过去混乱生活的恶性循环,让她在严格自律的作息里,更进一步坚定报恩的愿力与行动,并在心灵上与离散的子女重新联结。 日本近年每年死亡人数都超过百万,正逢婴儿潮世代凋零,呈增加趋势。柴田久美子深感善终守护的工作责任越来越大,因而毅然离开本想终老的小岛,把目光投向了全日本。8年来她奔走日本各地,相继成立了日本善终守护会和另外6 个善终研究机构,在日本各地培养了300 多位善终守护师,目前正在冈山建立服务于小区的善终守护系统和善终守护师培养基地,希望能在2025年前,为日本培养出1000位善终守护师。 2016年前,柴田老师三度患癌,她认为这是老天提醒她要加快步伐。为此,她设立了更远大的目标,要让日本全民接受生死观的教育。2018年8月,我和她再度见面时,她正计划拍摄一部电影,以唤醒日本民众及各级政府对善终议题的重视。2019年3月10日在电影首映会上,我有感而发:“柴田老师用她天使般的爱,唤醒了我们心中本自圆满的爱。我深受感动和启发──超越自我惯性,让爱重生,活出爱的每一天。柴田老师不但超越了癌症,还把爱带给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桃李满天下,正是爱能激发生命活力的见证。” 过去几十年,我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发现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教育和关怀,一般来说都相当忌讳,遭逢家人病危临终,第一个念头总是快送进医院,似乎这样才可安心了事,但其实许多临终者及其亲属,都无奈地在医院陷入恐慌悲痛的绝境。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课,有人从亲人身上学习,这些都是深刻的体验。 我曾从书上找答案,但认识始终不深刻,通过和柴田老师多次的交流学习,我体会到人出生时就已注定死亡,但死亡并非丧事,也不是喜事,而是一件生命接力的庄严大事。这一生一次的死亡正是向死而生的机会──从沉睡的爱中醒来,亡者往生,生者重生。善终并非无痛无病而死,有病有痛也可善终,关键在于生死观明确、正念分明,临终可以很庄重,也很有尊严。 我们可以和柴田老师一样,由自己或亲人的生死考验中,转化并提升这无从逃避的境遇。人生谢幕时,人们会把生命的能量交接下去,那种场面并不悲伤,而是充满爱与喜悦的时光。 柴田老师相信,“人人皆可得的一份理所当然的幸福,那就是在怀抱中出生,也在怀抱中死去”。受柴田老师大爱大愿的感召,以及祝福我年近八旬的父母和天下父母都能善终的心愿,还有对自己重生的感恩之情,我发起成立善终守护传习中心,期盼一石击起千层浪。 诸君手上这本书,是一本经历过数百次临终现场、与数百位“归人”携手合作才完成的书。这本书对愿意探讨人如何活得幸福快乐、死得平安自在的读者朋友,一定有所帮助。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希望此书能唤起更多人对“善终”的重视,甚至激发有识之士一起来探索实践家庭和社会的善终守护。 1. 善终守护师——日本又一鲜为人知、烛照人心的温暖职业,行动在入殓师之前,用自己的怀抱守护每个人关于幸福死的“梦”。他们是谁?他们要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关心? 2. “日本特蕾莎修女”传奇人生故事,洗涤人心的人、事、精神。作者三度患癌、两度离婚、父母离世,志在追随特蕾莎修女。是什么造就了她的精神与大爱?她如何从无到有地创设善终守护师一职?如何在日本推广临终关怀? 3. 用温暖、治愈的故事讲述关于临终和死亡的另一种真相。作者细腻而感性地记录了众多感人至深的临终现场,在生命的谢幕时其实不用那么悲凉,家人、亲友会实现生命能量的交棒和延续。 4. 面对衰老和死亡,我们如何做好准备?在少子化、老龄化社会,每个老年活动机构、养老机构、保险机构、医院的社会服务、相关公益组织,都需要这样故事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