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74.40
折扣购买: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共3册)
ISBN: 9787545542486
平生第一封信 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 ,信封上印着“浙南日报”四 个红色大字,写着“铁井栏 29号叶永烈小朋友收”。我 至今珍藏着这个信封以及信 笺。 信的全文如下: 叶永烈同学: 你的稿子收到了,已经 读过,很好,我们要把它放 在下一期报上(《人民生活 》副刊)登出。登出以后。 一定送一张当天的报纸给你 ,好不好?还有稿费。希望 你以后多多写稿子寄给我们 ,我们十分欢迎。稿子写好 后可以寄《浙南日报》副刊 组,或者你自己送来都好。 你在什么学校读书?几年级? 有空望多通信,把你自己的 感想告诉我们。 祝进步! 浙南日报社副刊组 4.18 这封60多年前的信,极 其珍贵。 我是浙江温州人。1951 年,11岁的我正在温州上小 学五年级,偶然心血来潮, 向当地的《浙南日报》(《 温州日报》的前身)投寄了 一首小诗。那是我平生第一 次投稿。 《浙南日报》社离我家 不远。报社门口,有一只大 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 稿箱”三个大字。我常常从 那里经过。我不知道这“投 稿箱”是什么意思。昕别人 说,只要把稿子投进箱子, 如果写得好,报纸就会登出 来。我不由得心动了。每当 我走过那只投稿箱前,那箱 子仿佛在向我招手。 正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我 ,有一天忽地心血来潮,写 了一首小诗。写好以后,我 踮起脚,把稿子悄悄地投入 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 子里。 过了几天,我就收到那 封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的 信。我看完这封信,心儿怦 怦跳着。我真想去见见给我 写信的人,可是,我年纪小 ,胆子小,不敢去,也不知 道给我写信的究竟是叔叔、 伯伯,还是阿姨。我只看见 信末盖着长方形的蓝色公章 。我写了一封回信,回答了 信中的问题。信,还是扔进 那只神秘的大木箱。 十来天之后,1951年4月 28日,我放学回家,父亲笑 容可掬地叫我:“阿烈,快 来看报纸。” 啊,见报了!这首小诗总 共只有70个字,今天读来, 就像见到自己小时候嘴里含 着手指的照片一样。与其说 是诗,不如说是顺口溜,而 且充满着当时的“反对美帝 国主义”的强烈的政治气息 。但这毕竟是我创作生涯的 起点,也就不揣拙劣,照录 于下: 短歌 十一岁小学生叶永烈 全世界人民, 个个都知道: 美国法西斯, 武装两个贼; 要问它名字: 日本与西德。 大家一听到, 愤怒像火海。 举起大拳头, 愤怒变力量。 打败美国佬, 给他好教训: 咱们的祖国. 不能受威胁! 这首小诗,也就成了我 的“处女作”。后来,我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时,那入会表 格上有一栏“何时开始发表 作品”,我就写上“1951年4 月28日”。这首小诗的发表 ,成为我一生创作的起点。 不久,我收到了9000元 人民币稿费。这是我平生的 第一笔稿费。 需要说明一句的是,当 时用的是人民币旧币。1万 元人民币旧币,相当于如今 的1元人民币。9000元人民 币旧币,也就相当于今日的 9角钱! 第一次投稿,就幸运地 遇上一位热心的编辑,就顺 利地发表在报纸上,这对我 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我第一次感受到写作的 乐趣。经过自己的构思、创 作,终于成为作品,终于发 表。尽管只是一首小诗,尽 管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幼稚。 《浙南日报》编辑在刊发小 诗时,注明“十一岁小学生” ,这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 鼓励创作;二是请读者不要 苛求,这毕竟是一个孩子写 的诗啊! 由于小诗的发表,我在 学校里成了“新闻人物”。老 师、同学都知道我喜欢写作 ,于是,少先队办壁报、黑 板报、油印小报之类的事, 都落到我的头上。这对我是 极好的锻炼。 我那时是一名普通的少 先队员。由于小诗的发表, 我居然“连升三级”——从一 个普通的少先队员,一下子 升为大队宣传委员,佩上“ 三道杠”臂章。 就在我发表了第一篇作 品后不久,我居然收到了《 浙南日报》的约稿信。那是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快要到 来的时候,又一封印着《浙 南日报》红字的信,寄到了 我手中。 ……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