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作者: 吴福瑞|编者:政协将乐县委员会|责编:林顶
出版社: 福建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ISBN: 97872110895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杨时(1053—1135), 字中立,世居将乐县北龟山 之下,因以自号。北宗熙宁 九年(1076)进士。调汀 州司户,不赴,往师程颢, 颢死,复师于程颐。曾任徐 州、虔州司法,荆州府教授 ,浏阳、余杭、萧山知县等 。宋徽宗时,以荐召为秘书 郎,迁著作郎,除迩英殿说 书,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又兼国子监祭酒,寻改拾事 中,除徽猷阁直学士。宋高 宗时官至工部侍郎,除龙图 阁直学士。致仕归,以著书 讲学为事。卒谥文靖。著作 有《龟山集》《二程粹言》 等。 杨时是我国传统儒学向 宋明理学发展演化过程中具 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人物。 他“学传东洛,道倡南闽, 辟邪翼正,继往开来”,“有 功于前圣,有功于后学”。 (明程敏政《杨龟山先生通 纪》)被推崇为“程氏正宗” (清康熙为将乐龟山书院题 名),“八闽理学之始”(清 蒋垣《八闽理学源流》)。 《宋史》称:“时在东郡, 所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 邹浩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 ,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 。与胡安国往来讲论尤多。 ”“凡绍兴初崇尚元祜学术, 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 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明学士程敏政在《翰林院 题覆疏》中则称:“要之, 无龟山则无朱子。” 可是,杨时逝世时 (1135),朱熹才五岁, 二人并未谋面,杨时是如何 将程氏之学传给朱熹的呢? 明代何乔新在《道南祠 记》中说:“矧七闽僻在南 服,自薛令之以进士举,士 知科目之荣矣;自欧阳詹以 文学显,士知文章之重矣。 至于道学之说,则慨乎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