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观(精)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内容简介
阅读改变人生 阅读信仰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信仰的缺失。 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激活的。阅读启迪智慧,阅读 丰富人生。 任何“天才”,都只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 ,而阅读是最好、最快的继承。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这样讴歌书 籍: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能像 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向远方 这条道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诚如诗中所表达的,阅读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 人的灵魂,带领人类走向智慧和文明。阅读为每一个人的 人生打开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的沿途有着无数奇异的风 光,伴随着万千人众梦寐以求的梦想。通过阅读,我们可 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美景,体验精彩人生;通过 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一定可 以拓宽生命的宽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会变得更加富 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有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 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阅读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 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我一直认为,书籍之所以成为书籍,是因为它能够被 阅读,如果不能够被阅读,书籍就是废纸。书籍的生命, 是被阅读激活的。 一、阅读的危机 大家知道,中国社会在文化心理上正面临一场阅读危 机。2011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 民阅读调查项目,发布了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称,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2. 3%,比2009年的50.1%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0~17 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82.7%,未成年人年均图书 阅读量超过了成年人。 自1999年以来的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前七次调查 成人图书阅读率分别为60.4%、54.2%、51.7%、48 .7%、48.8%、4g.3%、50.1%。前五次调查显示, 总体上中国人的阅读率在下降,重视阅读的比例也在下降 。近几年在一大批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下,才开始有了缓慢 的回升。相比之下,尽管美国的成人阅读率也在下降,但 其’75%-左右的水平要高出中国很多。 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 本,比2009年的3.88本增加了0.37本。而韩国年阅读量 是人均11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4本。201.0年,新 闻出版部门发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有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 中国人的阅读信仰在今天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是消失的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事业,本书是他的阅读观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 本书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