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译(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庄子选译(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作者: 温梦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庄子选译(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ISBN: 97875112082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 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 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 ,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交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 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 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 ‘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 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 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 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弗然,于是并生厉心。克核太至。 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 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 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 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法则:一个是禀受于自然的性分, 一个是做人的道义。儿女敬爱父母,这就是自然的天性,是系结于心而难 以解除;臣子侍奉国君,这就是臣子应尽的职责,无论哪里都不会没有君 主,所以普天之下这是无法逃避的。这就是所谓的足以为戒的法则。所以 儿女奉养双亲,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使他们安适,这就是最大的 孝心了;臣子侍奉君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顺从君主的旨意,这就是 最大的忠心了;自己修养心性,无论是哀是乐都不会改变原来的心境,知 道某些事情的发展无法预料而仍然安心去做,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了。一个做臣子的,本来就有不得已而做的事情。只要按实情去办,置自 身于不顾,哪里会产生贪生怕死的念头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我还要把我听到的告诉你:大凡国与国相交往,邻近的国家要以信 用求得安顺。远方的国家要通过信守诺言来安和。这语言必须有人来传达 。而传达两国国君的喜怒之言,是天下最难做好的事情。两国国君喜悦时 的言辞必然多有溢美之辞;两国国君愤怒时的言辞,必然多有溢恶之辞。 凡是过分的超出实际的言辞都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就没有诚信可言 ,不诚信的传言就会让使者遭殃。所以格言说:‘要传达真实不妄之言, 不要传达过分不实之言,那么就差不多能够保全自己了。’ “比如以巧力相斗的人,开始是明来明去,到最后往往是搞些阴谋, 太过分时就诡计多端了;那些讲究礼节饮酒的人,开始时还是规规矩矩的 ,往往到最后时就会迷乱,太过分时就会放荡不羁了。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开始时彼此互谅互让,到最后时就往往互相欺诈了;许多事情开始做时 都比较单纯,等到将要完毕时就变得非常艰巨,难以收拾。 “言语这东西,就像捉摸不透的风波;而传达言语的人,自然会有失 实的地方。风波很容易兴作,失实很容易陷入危境。所以愤怒的发作往往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花言巧语和片面之辞造成的。兽被逼于死地,会 怪声吼叫,怒气勃然而发,于是便会产生伤人的恶念。做事太苛刻太过分 ,必然让人心生恶念来报复,而他自己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假如自己做 的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那谁会知道他终将遭到什么样的下场呢!所以格 言说:‘不要改变所要传达的指令,不要勉强把事情办成。超过正常的尺 度,就是犯了夸大失实的错误。’改变指令。强求成功,都会把事情办坏 。好事的成就需要很久的时间,而坏事一旦出现再改过也来不及了,这可 以不慎重吗! “顺应万物,悠游自适,托身于自然,不得已而应之,以此修养中虚 之道,可谓是最好的选择了。何必为了报答君命而有意去做呢?不如如实 地传达君命罢了,这样做已经是很不容易了。”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