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8.60
折扣购买: 华沙城的节日
ISBN: 9787547442296
灰阑记 我们在克拉科看了一个中国戏,就是瓦吉斯瓦夫· 多布洛渥尔斯基(Wladyslaw Dobrowolski)教授改编 的《灰阑记》。多布洛渥尔斯基教授是当地的一位汉学 家。他也许能念中国书,可是他不会讲一句中国话。他 的大皮包里面有一本日本话字典,是袖珍本,我只看见 那深蓝色的封面,却没有看清楚上面的字。当时他把书 从皮包里掏出来,在我们的眼前晃一下,便又放回去了 。听见他说这是日本话字典以后,我才知道它不是别的 书。 多布洛渥尔斯基教授是一个诚实而有趣的人。他会 讲英国话,而且讲得很快。他说话时总是现出匆忙的样 子,好像要立刻把所有的话讲完就走开似的。我们到克 拉科那天,在旅馆里休息了半点多钟以后,到楼下集合 ,准备去参加音乐会。那时他到旅馆来了。我们许多人 都在楼下。他向我们自我介绍一番,我们就成了熟人。 这种情形在欧洲是常有的。而且他来邀请我们第二天晚 上去看他改编的戏《灰圈》,他说这是中国的故事,是 一个叫做包拯的官的故事。他给了我们几张波兰文的戏 单,戏单上没有“本事”,只有“演员表”以及编剧、 导演、装置、服装各方面负责人的名字。封面上印了一 幅魁星的画,注明: 根据中国的民间木刻。戏在国立 青年剧院上演。原作者是十三世纪的中国剧作家Li Hsing Tao。 我们看了戏单,又听了他的简单的故事说明,大家 都想不出这是什么东西,所以就有人笑着说:“这不过 是包公案罢了。”又有人问那位教授戏是从哪一天起上 演的?问话的人也许还以为这个戏是专门为着我们演出 的呢。回答是: 已经演了七十几场,很受观众欢迎。 我们没法抽出较多的时间跟多布洛渥尔斯基教授谈话, 因为汽车在门外等着我们,音乐会也在等着我们。 第二天晚上八点钟我和两个朋友参加了当地作家的 小规模的座谈会,从文化宫赶到青年剧院时,场子里灯 光已经暗下来,正奏着音乐,幕还没有升起。多布洛渥 尔斯基教授热烈地欢迎我们,把我们安置在很好的座位 上。另外还有六个中国代表比我们先到,他们是直接从 旅馆里来的。我们代表团里面好些人对包公案不感兴趣 ,而且就在这晚上十一点钟,我们得赶到火车站搭原车 回华沙去;有些身体差一点的代表需要在旅馆里多休息 一忽儿。 幕终于升起来了。布景相当简单,但也不讨厌。我 们看见了女主角张海棠的家庭,她的母亲和她的哥哥; 然后是那个花钱讨了她去作小老婆的马员外。他们全说 波兰话,服装和动作跟我们离得很远,生活也跟我们离 得很远,虽然故事是我们熟习的故事。 一个会讲法国话的波兰人坐在我旁边,他给我解释 剧情。要是没有他的解释,我看序幕就会莫名其妙。但 了解了序幕的剧情之后,即使没有他的说明,我也可以 明白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了。 第一幕演完换幕的时候,多布洛渥尔斯基教授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