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2.50
折扣购买: 边城(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ISBN: 9787545522082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现代作家、著名文学家。他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20世纪30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被誉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第yi流的现代文学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到西南联大任教,也曾先后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的教授。沈从文的作品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多的作家之一。著有散文集《湘行散记》和《边城》《长河》等中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具特色。他后来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作家生平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苗族。现代作家、著名文学家。他有着传奇的人生 经历,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 活动,20世纪30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 《大公报》文艺副刊,被誉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第 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到 西南联大任教,也曾先后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大 学的教授。沈从文的作品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 书最多的作家之一。著有散文集《湘行散记》和《边 城》《长河》等中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 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 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他后来从事历史文物 及工艺美术图案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创作背景 《边城》开始创作于1933年,于1934年4月19日 完成。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得到大力发展 ,农村的生活状态和方式受到了大幅度的冲击,昔日 湘西的那种宁静祥和的生活不复存在。作者说过:“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 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 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 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 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 ’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 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 人性美。在这样的背景和创作动机下,作者描绘了一 个理想中的、恢复天然的世界。 作品速览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篇中篇小说以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湘黔渝三地交界的边城茶峒的恬静生 活为背景,展开了一个悲剧故事。湘西边境有一个名 叫茶峒的小山城,那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 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家里有一个老人、一 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有一只方头渡船,管理渡 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老人唯一的朋友是一 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是小孙女翠翠。他 的女儿——翠翠的妈,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和 一个屯戍军人相恋,怀了孕,但两人无法同生而聚首 ,便选择了同死。翠翠一转眼便十三岁了,翠翠为人 天真活泼,人又乖,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从不发 愁,从不动气。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小孙 女翠翠帮他在渡口撑渡。茶峒临水处设了一个码头, 掌管码头的叫顺顺。他大方洒脱,事业十分顺手,喜 欢结交朋友,慷慨而能济人之急。他有两个儿子,两 个年轻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 路。大儿子叫天保(人称“大老”),像爸爸一样豪放 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小儿子叫傩送(人称“二老”) ,像妈妈一样眉清目秀,聪明而又富于感情。两个年 轻人和气亲切,不矫情,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 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 无不加以一种尊敬。 茶峒风光秀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 秋和过年。在端午这一天,赛龙舟和泅水捉鸭子是两 个传统节目。天保和傩送两人皆是当地泅水划船的好 选手。翠翠一天一天长大了,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 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 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祖父的心事越来越重了, 前几天顺顺家天保大老过溪时,这心直口快的年轻人 向祖父道出了心声。但祖父不知道翠翠愿不愿意。后 来二老也来过渡,对祖父说:“伯伯,你家翠翠像个 大人了,长得很好看。”并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看船 。这时乡绅中寨王团总要把女儿嫁给二老,并愿以一 座碾坊作为陪嫁。可二老偏偏不爱碾坊爱渡船,他心 上早有了美丽的翠翠。后来顺顺当真请了媒人到渡口 来给大老说亲了。但祖父以要看翠翠的意思为由,而 没有给正面答复。祖父夜里躺在床上便常常陷入沉思 里去,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 大老。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她 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船总顺顺家中这一对兄弟原来同时爱上了那个撑渡船 的外孙女。两人决定月夜里同到碧溪去唱歌,大老不 善于唱歌,弟弟一开口,哥哥却因为明知不是敌手, 更不能开口了。大老决定离开茶峒,好忘却以往的一 切。 大老走后,二老有机会唱歌却从此不再到碧溪唱 歌。老船夫忍不住了,进城往河街去找寻那个年轻小 伙子。路上,遇到为大老提亲的杨马兵,得知大老坐 下水船到茨滩出了事,掉到滩下漩水里淹死了。老船 夫来到顺顺家,顺顺因为大老的死而心情沉重,船总 忘不掉大老死亡的原因。二老出北河下辰州走了六百 里,沿河找寻那个可怜哥哥的尸骸,但毫无结果,他 又为哥哥悲伤。老船夫碰过了钉子,他又误信了二老 决定娶王团总女儿的谣传,回到家,就生起病来。后 来又来到顺顺家探询,得知二老坐船下桃源好些日子 了,顺顺又婉转地拒绝了老船夫。夜里下起了大雨, 老人在雷雨将息时死去了。顺顺帮着翠翠料理了祖父 的后事。顺顺来商量接翠翠到家里住,翠翠却想看守 祖父的坟山。翠翠后来明白了祖父活着时所没提到的 许多事。二老的唱歌,大老的死,顺顺父子对祖父的 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为陪嫁诱惑二老,二老记着哥 哥的死亡,又得不到翠翠的理会,还被家中逼着接受 那座碾坊,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凡是翠翠 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 此后,翠翠仍住在碧溪,等待二老驾船回来。到 了冬天,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 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 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