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我的淮剧生涯(精)/老艺术家口述历史丛书
ISBN: 9787567138773
丛书执行主编:李丹青,国家一 级导演,SMG口述历史工作室主任。2007年起开始负责口述历史的采集工作,至今已经完成了1000余人的口述采访量,涉及越剧、话剧(一、二期)、京昆、淮剧、杂技、音乐、广播电视人(一、二期)、抗战老兵、世博场馆馆长、上海重大工程亲历者、全国劳模等。出版著作有:2009年《老广播人口述历史》、《老电视人口述历史》(总编及部分文稿撰写);2018年《广播电视研究》10月刊“纪念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特辑”责编及部分撰稿,2019年《广播电视研究》4月刊“纪念上海人民广播事业创建70周年特刊”责编及部分撰稿。 《我的淮剧生涯》主编:陈家彦,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音像资料馆版权资产中心编研部编研。“老艺术家口述历史”丛书之一《我的淮剧生涯》分册主编。
首先,本丛书的出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工程和创新实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其代表性传承人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成长从艺经历以及其艺术经验记录、整理保留下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由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艺术特性,随着光阴的流逝,老艺术家们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的现象随时都在发生,许多经典剧目也随之消失。此外,一些传统戏曲的老艺术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自己著述成书,将自身的经历、经验整理成文存在较大困难,此次通过音像资料馆有计划的口述历史项目来抢救,可以将老艺术家的戏与艺保留下来,让历史得以保留,意义非凡。 其次,对各艺术门类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丛书的整理出版,旨在保存剧种发展演变的史料,抢救、总结和传承老艺术家的经验,探寻艺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勾勒出近现代上海戏曲发展的脉络和细节。而该丛书的内容依托口述音视频资料整理,信息量大、细节丰富,涉及各剧种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样貌、艺坛轶事,艺术家的人生轨迹、艺术体会和经验,戏剧中各工种的情况,整理成文后又经过艺术家本人审阅,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目前的戏曲类专著多侧重于历史渊源、作家作品、语言声腔、表演技巧等方面,而缺乏戏曲家的个人从艺生涯,以及幕后的编剧导演、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和研究,本书可说是弥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