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孔子故事

写给儿童的孔子故事
作者: 编者:陆雪梅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写给儿童的孔子故事
ISBN: 97875546143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学的故事 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名叫丘的男孩在中国山东曲阜 (阜,曲阜当时属于鲁国)降生了。这个孩子很不幸,三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的时候,母亲也与 世长辞了。为了谋生,他做过管理仓库的会计,也曾替别 人管理过牛羊,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执着和对自己 的严格要求。这个男孩就是孔丘,他被后人尊称为孔子, 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孔子非常热爱学习,从小就立下了好好学习的志向, 而且一生都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学的习惯。孔子曾经 很自信地说:“像我这样忠信的人不少,但像我这么好学 的人就没那么多啦!”当别人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 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回答呢? 就说他是一个怎么学都学不够,怎么教也教不够,以至于 都没感觉到自己已经老了的人。”孔子非常享受学习的过 程,说:“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和练习,不是一件很快乐 的事情吗?”晚年的时候,孔子非常喜欢读《易》,留下 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孔子也非常善于学习。他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利用各 种机会积极向别人请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次他去太庙的时候,碰到稍有不明白的事都会问个明 白;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他觉得别人唱得好,就会请别 人再唱一遍,自己也跟着学唱一遍。他曾经跟师襄(xiang )子学过琴,跟苌(chong)弘学习音乐,还不远千里,从 他的家乡山东赶到河南去,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知识 呢! 孔子非常注重学习方法,强调要学思结合,既不能一 味傻傻地学习而不思考,也不能只是空想而不注重学习。 他说过:“我曾经整夜不睡觉去思考一些问题,没什么用 ,还不如去学习呢!”他还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 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则会毫无所得。”孔子认为学习要实 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他教导他的学生说:“知道的就 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说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呢 。 后面的小故事会详细地告诉你关于孔子学习的故事。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回到二干五百多年前去看看吧! 孔子学琴——不听老师话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 孔子非常喜欢音乐,是个音乐迷。有一次,他听到一 首叫《韶》的乐曲,觉得简直是好听极了,就一直沉浸其 中,连口中的肉都感觉没有滋味了。和别人_起唱歌,如 果他觉得别人唱得好,他会请别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 着人家学。他还会演奏很多种乐器,比如琴、瑟(se)、 磬(qing)等。其中,他向音乐专家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就 特别有意思。 师襄子是鲁国一位有名的音乐大师,孔子向他学习弹 琴。师襄子教给孔子一首曲子,让他好好练习。一晃十天 过去了,师襄子来看孔子。只见孔子端坐在古琴前,正一 遍又一遍地演奏那支曲子呢。师襄子轻轻地走到孔子身边 ,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熟了,再学一首新的吧。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老师,谢谢您的夸奖, 可是我只是学会了这个曲子的弹法,还没完全掌握演奏的 技巧呢,我还要再练习练习。”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去看孔子,发现他还在弹奏 那首曲子,琴声流畅动听。师襄子说:“现在你已经掌握 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吧?” 没想到孔子又连忙站起身,说:“是的,老师,我已经熟 练掌握了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可是对这首曲子所表达的 感情还不够了解。我觉得我还得多练练。”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再次见到孔子,看到他居然 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那首曲子。经过反复地练习,孔 子弹奏起这首曲子来既熟练又流畅,而且饱含深情,非常 能打动人。师襄子想,这次孔子应该愿意再学一首新曲子 了。没想到当他再次提到学习新曲子的时候,孔子还是摇 了摇头,说:“不行,老师,我还不能体会到作曲者是怎 样的人呢,我还得再练习。” 就这样,孔子又练习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到师襄子再 次听到孔子的演奏时,竟被迷住了,自己的感情也随着乐 曲跌宕(dang)起伏,听得如痴如醉。这时,孔子突然站 了起来,说:“我知道这曲子的作者是谁了,他是一位高 大伟岸、胸怀天下的人,他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又是 惊讶又是敬佩,不禁站起身来,给孔子深深地行了一个礼 ,说:“太神奇了!我的老师曾说过,这首乐曲相传就叫 《文王操》!”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