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秋影

一轮秋影
作者: 周建勇|责编:王含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一轮秋影
ISBN: 97875196127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门台墩 通往9间祖宅的路口原 来有个门台墩。 门台墩.是平面的一 个小石墩,记忆中像一个 小舞台。现在被拆毁,没 有影子,犁为平地,变成 水泥光滑的路面。门台墩 由很多很大的规整的石头 垒砌而成。大的石头可以 躺一人,头枕着一边.脚 还伸不到石头的边缘。门 台墩大概有两米多高,边 有三步台阶。三步台阶上 去就能登上门台墩的“舞 台”。 夏天的门台墩成为我 们的大“石床”,每每傍晚 来临时,早早地往门台墩 上泼点山水,等夜间来临 ,躺在上面讨点凉爽。夜 风习来,秋虫啾啾。躺在 门台墩上,仰望星空,繁 星点点。偶见繁星掠过, 一阵微风,竹枝声响,草 虫呜叫,宛如合奏的夏夜 交响曲。门台墩,给我儿 时带来许多回忆。如今的 门台墩已经拆除。但门台 墩给予我快乐的影子是永 远的。 岁月依依,不见门台 墩。呵,门台墩,您还好 吗?知道是谁惊动了您? 门台墩没有言语。 呵,门台墩,留给我 的也只有在梦里的“门台 墩”了。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泽雅周 岙度过的。 泽雅周岙是我童年生 活的地方。我于1973年 出生在一个幽静的山村。 先慈贾氏在我5岁时就 离开了我。我从小跟着曾 祖母和祖母生活,5岁前 是曾祖母陪伴我度过每一 个日夜,曾祖母在我5岁 时就去世,去世时享年87 岁,是无疾而终,曾祖母 也是高寿。曾祖母是大户 人家的小姐,出嫁时妆奁 颇丰,听长辈们说当时有 金箱笼、金火箱、金樉稀 等珍贵物品随嫁。 印象中曾祖母裹脚拄 着拐杖,牵着我,走路时 一颠一颠。曾祖母的拐杖 很特别,拐杖整体是一根 木头雕着一位老者,那时 还小,不知道拐杖雕的是 什么。直到七八岁时才知 道曾祖母的拐杖头雕的是 一位老寿星,有吉祥美好 的寓意,在民间老寿星是 长寿的象征。 “月光圆圆,盘糕团团 。”这是童年的记忆中曾 祖母说的一句顺口溜。曾 祖母的“盘糕”制作精良, 是最好吃的点心,也是唯 一的小吃。曾祖母是典型 中国式妇女,从清朝至民 国到新中国成立,也算是 “三朝元老”级人物。据大 姑妈说,曾祖母有一手好 厨艺与米塑技艺。过去, 在年终祭祖时,曾祖母都 会准备米塑模仿动物或花 鸟造型的供品在中堂祭拜 祖先。如今,曾祖母已仙 逝,甚是怀念。 记忆中,童年总是有 忙不完的趣事,滚铁环、 玩弹弓、打乒乓球。玩得 不亦乐乎。滚铁环我是玩 得最稳的,我是滚铁环能 手,老师都夸奖我。而同 学就嫉妒,常常故意撞倒 我的铁环,现在想来也是 美好无比的。记忆最深刻 的就是上小学时入少先队 ,老师给我佩戴红领巾, 就连睡觉我也戴着红领巾 。 童年总有一些温馨的 画面呈现在脑海中。一次 美术课堂上,不知怎么着 ,头很疼。教我美术的是 一位男老师,记得姓陈, 就是陈老师.他用“万金 油”在我额头上抹了几下 ,头就不疼了,像是脱帽 解带。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记忆中的陈老师个子很 高偏瘦。 童年的我顽皮得很。 一次在腌塘边玩耍,一不 小心掉进了腌塘,幸好邻 居及时发现将我救起,幸 免一难。童年也有过一次 从高处一跃而下的冒险经 历。在一次摘橘子中,有 人故意恐吓,我就从山田 跳到小溪里,真是惊险, 幸好人平安无事。 童年是快乐无比。一 次春游江心屿,什么都是 新鲜的,就连橄榄也是稀 有水果。“周岙小朋友, 橄榄吃味道。”温州方言 顺口溜,卖橄榄的人边卖 边说。用冰糖制作过的橄 榄苦涩全无,回味清甜。 其实,没必要哕唆童 年往事,然而觉得也是个 人的经历,写下也无妨。 童年的点滴,现在不 但停留在眼前,也停留在 时光的记忆中。 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