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

林徽因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
作者: 林徽因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林徽因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
ISBN: 9787548411475

作者简介

林徽因,原名徽音,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文学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等地,同年进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丰,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均属佳作,其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内容简介

和平礼物 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繁重而又细致的筹备工作 中,活跃着一个小小部分,那就是在准备着中国人民献给和平代表们的礼 物,作为代表们回国以后的纪念品。 经过艺术工作者们热烈的讨论、设计和选择,决定了四大种类礼物: 第一类是专为这次会议而设计的特别的纪念物两种:一是华丽而轻柔 的丝质彩印头巾;一是充满节日气氛的刺绣和“平金”的女子坎肩。这两 种礼物都有象征和平的图案;都是以飞翔的和平白鸽为主题;图案富于东 方格调,色彩鲜明,极为别致。 第二类是道地的中国手工艺品,是出产在北京的几种特种手工艺品, 如景泰蓝、镶嵌漆器、“花丝”银饰物、细工绝技的象牙刻字和挑花手绢等 。 还有两类:一是各种精印画册;一是文学创作中的名著。画册包括年 画集、民间剪纸窗花、敦煌古代壁画的复制画册和老画家与新画家的创作 选集等。文学名著包括获得斯大林奖金的三部荣誉作品。 这些礼物中每一件都渗透和充满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真挚的愿望。由 巨大丰富的画册,到小巧玲珑的银丝的和平鸽子胸针,到必须用放大镜照 着看的象牙米粒雕刻的毕加索的和平鸽子,和鸽子四周的四国文字的“和 平”字样,无一不是一种和平的呼声。这呼声似乎在说:“和平代表们珍 重,珍重,纪念着你们这次团结争取和平的光荣会议,继续奋斗吧。不要 忘记正在和平建设、拯救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中国人民。看,我们辛勤劳 动的一双双的手是永远愿为和平美好的生活服务的。不论我们是用笔墨写 出的,颜色画出的,刀子刻出的,针线绣出的,或是用各种工艺材料制造 的,它们都说明一个愿望:我们需要和平。代表们,把我们五亿人民保卫 和平的意志传达给亚洲及太平洋各岸的你们祖国里的人民吧。” 我们选定了北京的手工艺品作为礼品的一部,也是有原因的。中国工 艺的卓越的“工夫”,在世界上古今著名,但这还不是我们选择它的主要 原因。我们选择它是因为解放以后,我们新图案设计的兴起,代表了我们 新社会在艺术方面一股新生的力量。它在工艺方面正是剔除封建糟粕、恢 复民族传统的一支文化生力军。这些似乎平凡的工艺品,每件都确是既代 表我们的艺术传统,又代表我们蓬勃气象的创作。我们有很好的理由拿它 们来送给为和平而奋斗的代表们。 这些礼品中的景泰蓝图案,有出自汉代刻玉纹样,有出自敦煌北魏藻 井和隋唐边饰图案,也有出自宋锦草纹,明清彩磁的。但这些都是经过融 会贯通,要求达到体型和图案的统一性的。在体型方面,我们着重轮廓线 的柔和优美和实用方面相结合,如台灯,如小圆盒都是经过用心处理的。 在色彩方面,我们要对比活泼而设色调和,要取得华贵而安静的总效果, 向敦煌传统看齐的。这些都是一反过去封建没落时期的繁琐、堆砌、不 健康的工艺作风的。所以这些也说明了我们是努力发扬祖国艺术的幸福人 民。我们渴望的就是和平的世界。 在景泰蓝制作期间,工人同志们的生产态度更说明了这问题。当他们 知道了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跟和平有关时,他们的情绪是那么高涨,他们以 高度的热诚来对待他们手中那一系列繁重的掐丝、点蓝和打磨的工作。过 去“慢工出细活”的思想,完全被“找窍门”的热情所代替。他们不断地 缩短制作过程,又自动地加班和缩短午后的休息时间,提早完成了任务。 在瑞华等五个独立作坊中,由于工人们工作的积极和认真,使珐琅质地特 别匀净,图案的线纹和颜色都非常准确。工人们说: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 天美满,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和平幸福生活,承制和平礼品是我们最光荣的 任务。当和平宾馆的工人们在一层楼一层楼地建筑上去的时候,这边景泰 蓝的工人们也正在一个盒子、一个烟碟上点着珐琅或脚蹬转轮,目不转睛 地打磨着台灯座,心里也只有一个念头:“是的,我们要过和平的日子。 这些美丽的纪念品,无论它们是银丝胸针,还是螺钿漆盒;上面是安静的 莲花,还是飞舞的鸽子;它们都是在这种酷爱和平的情绪下完成的。它们 是‘不简单’的;这些中国劳动人民所积累的智慧的结晶,今天为全世界 人民光明的目的——和平而服务了。” 礼品中还应该特别详细介绍的是丝质彩印头巾的图案和刺绣坎肩的制 作过程。 头巾的图案本身,就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个彩色图案是由敦煌千佛 洞内,北魏时代天花上取来应用的。我们对它的内容只加以简单的变革, 将内心主题改为和平鸽子后,它就完全适合于我们这次的特殊用途了。有 意义的是:它上面的花纹就是一千多年前,亚洲几个民族在文化艺术上和 平交流的记录:西周北魏的“忍冬叶”草纹就是古代西域伊兰语系民族送 给我们的——来自中亚细亚的影响。中间的大莲花是我们邻邦印度民族在 艺术图案上宝贵的赠礼。莲瓣花纹今天在我国的雕刻图案中已极普遍地应 用着。我们的亚洲国家的代表们一定都会认出它们的来历的。这些花样里 还有来自更遥远的希腊的,它们是通过波斯(伊朗)和印度的健驮罗而来 到我国的。 这个图案在颜色上比如土黄、石绿、赭红和浅灰蓝等美妙的配合,也 是受过许多外来影响之后,才在中国生根的。以这个图案作为保卫亚洲和 世界和平的纪念物是再巧妙、再适当没有的。三位女青年工作同志赶完了 这个细致的图样之后,兴奋得说不出话来。她们曾愉快地做过许多临摹工 作,但这次向着这样光荣的目的赶任务,使她们感到像做了和平战士一样 的骄傲。 在刺绣坎肩制作过程中,由镶边到配色都是工人和艺术工作者集体 创造的记录。永合成衣铺内,两位女工同志和四位男工同志,都是热情 高涨地用尽一切力量,为和平礼品工作。他们用套裁方法,节省下材料, 增产了八件成品。在二十天的工作中,他们每天都是由早晨七点工作至夜 深十二点。只有一次因为等衣料,工作中断过两小时。参加这次工作的刺 绣业工作者共有十七家独立生产户,原来每日十小时的工作都增至十四至 十六小时,共完成二百十六只鸽子。绣工和金线平金都做得非常整齐。这 一百零八件坎肩因不同绣边,不同颜色的处理,每一件都不同而又都够得 上称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三年来我们欢庆节日正要求有像这一类美丽服 装的点缀,青年男女披上金绣彩边的坎肩会特别显出东方民族的色彩。但 更有意思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男女都用绣花坎肩,如西班牙、匈牙利与 罗马尼亚等;此外在我国的西南与西北,男子们也常穿革制背心,上面也 有图案。 和平战士们,请接受这份小小的和平礼品吧,这是中国劳动人民送给 你们的一点小小的纪念品。 原载1952年10月15日北平《新观察》第11期 P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