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三十六计/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作者: 佚名|主编:任溶溶|改编:陈学东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14.50
折扣价: 7.30
折扣购买: 三十六计/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ISBN: 978753425387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计 瞒天过海 【释义】 比喻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 【原文】 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 ,太阴。 【简注】 自认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轻敌 ;经常见到的事物,看惯了便不会产生怀疑。岂不知,阴谋诡计往往隐藏在 明摆着的事物中,并不与公开的形式相矛盾。有时候,所谓的“正大光明” 之中反而暗伏着不可告人的机密。 【计名探源】 故事发生在唐贞观十七年(公元**3年),唐太宗李世民 率*三十万离开长安,远征辽东。这**,大部队来到海边,唐太宗举目远 望,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不禁发愁起来,很担心如何才能渡过大海。 作战总指挥张士贵看到这种情景,就连忙和各位大臣商议对策,有位名 叫薛仁贵的部将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皇上担心大海阻隔, 难以征伐辽东,我有一个好的计策,一定能叫大*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 的胜利。” 数*后,当地一位乡绅请求见驾,声称愿为征辽将士提供*粮,唐太宗 听后很高兴,便率百官随其来到海边,进入一间用彩色帷幕包裹起来的屋子 ,室内陈设富丽堂皇。太宗一时兴起,与众将饮酒进食,好不热闹。一 过 了一会,风声四起,波浪声巨大,颠簸异常厉害,桌子上的酒菜洒了一地。 唐太宗吃惊不小,让身边的大臣掀开帷幔,不看则已,一看*是震惊:满目 都是一片苍茫的大海,这哪里是在什么屋里做客啊,分明是在大海之上航行 。这时,张士贵赶紧上前请罪:“陛下正随大*航行于大海之上,前往辽东 。” 原来,所谓的乡绅,是薛仁贵乔装扮演的,“瞒天过海”之计正是他想 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天”,本意是指天子,所谓“瞒天过海”,是指哄瞒 着天子,在不担惊*怕的情况下平安地渡过大海。 【古代战例】 高颖计陷京口 话说南北朝时期,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天吃喝玩乐 ,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 当时,隋文帝已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 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灭陈朝。 可是,隔着一条宽阔的长江天堑,如何进*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呢?老臣 高颖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隋文帝依着高颖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浩浩荡荡一齐进*,首先 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队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与此同时,隋 朝大将贺若弼率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兵马来到长江 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 看见这个阵势,江南陈朝将领以为隋*即将渡江*城,顿时紧张起来, 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决一死战。 哪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好几天,隋*不但没有渡江*城,反而撤了回去, 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的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 *,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可是不久,隋*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 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间谍烧毁,陈**是人 心惶惶,进退两难。 就这样,双方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第二年春天,贺若弼仔细观 察陈*的阵势和情绪,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一声令下,突然挥师渡江。浩 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由于陈*疏于戒备,猝不及防,哪里还 有还击之力?隋*一举*占了京口,随后又乘胜进*陈国都城建康,*后灭 了陈国。 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颖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 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姜,到底还是 老的辣嘛!” 张守圭智破契丹*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任命张守圭为幽州节度 使,以平定契丹之乱。 契丹的大将可突干几次*打幽州,没能*下。可突干想探听唐*虚实, 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愿意重新归顺朝廷,永不进犯。 张守圭知道契丹势头正猛,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他将计就计,客气地 接待了来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安抚部队,并叫王悔 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 王悔*到可突干的热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细观察契丹众将的一举 一动。他发现,契丹将领在对朝廷的态度上并不一致。他又从一个小兵口中 探听到分掌兵权的李过折一向与可突干有矛盾,两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 王悔特意去拜访李过折,装作不了解他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 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后,怒火中烧,说可突干主 张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人民十分怨恨。他还告诉王悔,契丹这次求和完 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久就要*打幽州。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 ,唐*势力强大,可突干肯定是失败的,他如果脱离可突干,建功立业,朝 廷保证一定会重用他的。李过折听了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王悔任务完成,立即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大帐。可突干毫无 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这一下,契丹营大乱。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涅礼召 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 探得消息后,张守圭立即亲自率人马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队。唐*火速 冲人契丹*营,契丹*内正在火并,混乱不堪。张守圭乘势发动猛*,生擒 涅礼,大破契丹*。从此,契丹叛乱被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