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戥子

金戥子
作者: 叶雪松|责编:董蕾//王苗
出版社: 天天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金戥子
ISBN: 9787501618255

作者简介

叶雪松,满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辽宁北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签约作家,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芙蓉》《芳草》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响窑》《大地葵花》,另有故事集五部,少儿长篇小说七部。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本选集及年度排行榜。长篇小说《响窑》入选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第十四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著有四十集同名电视剧剧本。 《金戥子》获第四届青铜葵花小说奖潜力奖。

内容简介

秋风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掰着指头算,我跟着李大先生学医已经三年零四个月了。阿 玛(满洲族人称父亲为阿玛。1911 年后,满洲族正式改称满族) 也是行医的,不过,他不是悬壶挂牌、走街摇铃的郎中,而是军 营里的军医官。从十八岁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在聂士成将军麾下 任职。 那一年是戊戌狗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一月 二十二日。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是我十二岁的生日,我戴着崭 新的黑色红边瓜皮帽,穿着青色的棉布小马褂,我阿玛苏和泰拉 着我的手去给李大先生行拜师礼。还未跨进李大先生中医堂的门 槛,就见天空像罩上了一块无边无际的黑毯子。刚才还是明晃晃 的太阳,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现在却突然暗了下来。我在 心里直纳闷,这天咋说黑就黑了呢? 人们纷纷抬头望天,呼喊着:“天狗吃日了,天狗吃日了!” 很快,街上的炮仗声、敲鼓声和铜锣声此起彼伏,震得人的 心慌慌的。我有点害怕,阿玛摩挲着我的头,告诉我,这是人们 在驱赶天狗呢。 天狗在哪里?我抬起头,看着太阳一点点变成了道金钩,直 至不见。 这时,李大先生的儿子李国昌挑着一挂一千响的鞭炮从门 里走出来,差点儿和我撞个满怀。这家伙平时和我关系不错,经 常带着我、小虎哥和苏日娜去城外的护城河里摸鱼,爬到鼓楼下 面的关岳庙后面的老柳树上掏鸟蛋,还把草丛、树林里的哈仆玛 (林蛙)捉来烤着给我们吃。哈仆玛的肚子里满是油,吃起来从 嘴里一直香到肚子里。 李国昌冲我挤了挤他长长的扁担钩(尖头蚱蜢)似的眼睛, 晃了晃手里的鞭炮,示意我跟着他一块去放。我看了看阿玛,他 慈爱地看了看我点了点头。有了阿玛的默许,我就跟着李国昌一 起去放鞭炮。我们放得正欢,天空又一点点变亮了。很快,太阳 又像刚才那样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了。李国昌告诉我,这是天狗吃 饱了,让二郎神带回天宫里去了。 那天中午,在神医扁鹊的画像和李大先生面前,我行了三拜 九叩之礼。李大先生成了我的师父。 阿玛说:“阿林宝,从现在起,李大先生就是你的师父。你要 记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跟着师父,修好医德,习好医术。” 我看着李大先生泥塑般严肃的脸,点了点头。 “阿林宝,今天,我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十八反十九畏’。 这可是行医初学的基本功,你要记好喽!” “十八反十九畏”是初学中医的人必知的常识,必须知道的 中药配伍禁忌。有些药物如果配用不当,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或降低、破坏药效。在拜师父前,阿玛就已教会我这些了。 我说:“师父,我已经会背这个了。” “阿林宝,那你就背一下给我听。”李大先生看着我乐了。 接下来,我背了《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这首歌的意思就是说,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 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李大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又背了“十九畏药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 这首歌的意思就是说,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 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 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李大先生不住地点头,看样子对我的表现很满意。回来的路 上,阿玛对我说,李大先生医术高超,望闻问切,神圣工巧。望 而知之者为神,李大先生就是神一样的人物。据说,他最厉害的 就是望诊,无论患者有什么疑难杂症,一见面就能瞧出病来。 阿玛告诉我,望闻问切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望诊中 的望神尤为重要。望神可以辨别病人神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 我成了李大先生徒弟的第二天,阿玛就赶回两千多里外的军营 去了。他这次是特意回来让我拜李大先生为师的。李大先生名叫 李明谦,字金廷,但人们似乎记不得他的名和字了,都称他为李 大先生。在阿玛眼里,李大先生是方圆百里的神医,医术可赛扁 鹊、华佗、李时珍和孙思邈。 李大先生年纪在五十开外,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垂到胸口,两 只布满皱纹的眼睛像核桃。据说,他的腿是年轻的时候不慎从马 上跌落摔断的。起初,我对李大先生的医术感到怀疑——他那么 高的医术,怎么治不好自己的腿呢?看着阿玛对他毕恭毕敬的样 子,我又想,眼前这个一瘸一拐的男人,真有传说中那么神乎其 神吗? 我将心中的疑问和阿玛说了,阿玛告诉我,可能当时条件不 允许,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治不好自己的腿呢?苏日娜的额布格 (蒙古人称呼祖父)年纪那么大了,他的腿摔断了,就是李大先 生给接的骨。 苏日娜是我的发小,她是个蒙古族女孩,我们俩从小一块长 大,界壁儿(东北方言,邻居)住着。现在,她被自己阿玛送到 城里最有文化的举人海大爷的私塾学文化了。前年冬天,她的额 布格在护城河外的冰面下网捞鱼时摔断了一条腿,我和苏日娜将 他送到了李大先生的中医堂。也不知道李大先生用的什么药方, 护城河开的时候,老人家就能拄着拐走路了;到了夏天,他就扔 掉了拐杖一个人遛马了。对照这件事情来分析,阿玛说的是对 的。当时一定是条件不允许才导致李大先生丧失了治疗的机会落下残疾。 跟着李大先生没多久,我就感受到他高超的医术了。虽然没 有传说中的那样神,不过,他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的医术绝对是一 绝,也让我对望闻问切有了更深的理解。 师父告诉我,神,指的是病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意识、神 采和表情等情况的总和。如果病人精神充沛,神志清晰,目光精 彩,面色红润,表情活泼,语音洪亮,呼吸平静,则表示神气健 旺,正气未伤。中医称此为“得神”“有神”。 有神,则疾病一般不太重,愈后亦较好。如果病人精神萎 靡,神思恍惚,目光暗淡,面色晦滞,表情淡漠,言语低沉,呼 吸急促,则表示神气虚衰,正气败散。中医称此为“失神”“无 神”。 失神,则病势较深重,须防疾病突变;还有一些久病、重病、 精神极为衰弱的病人,原来不想说话,语音低微,时断时续,后 来突然语言不休;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腮发红,如涂油彩。 这就是常说的病情恶化,是“回光返照”的症状,中医称此为 “假神”,并不是好的征兆。 这几年,我跟着师父学了不少东西。师父说,中医博大精 深,有些人研究了一辈子,也只知其皮毛。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 先生(对医生、医师、教师的尊称),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还要有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父医术高超,人品宽厚,街上的人无论谁有了疑难杂症, 只要找到了他,无不手到病除。他给人看病从不摆架子,有钱的 人家给他送上丰厚的诊费他不拒绝,没钱的人家给他扔下几文铜 板,他也装在兜里。我曾经有好几次看见师父自己出钱医好了几 个沦落街头的老乞丐的病,那些老乞丐病好后无以为报,逢年过 节,便站在中医堂门口敲竹板,唱平安报喜歌。人们从不叫师父 的大号,都尊称他为李大先生。 在师父的亲传下,我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和唯一的徒弟。现 在街上的人们很少叫我的名字阿林宝了,更愿意叫我小先生。李 国昌是师父唯一的儿子,可李国昌却不喜欢医术,他就喜欢玩, 提笼架鸟、听戏喝茶、耍钱,啥痛快干啥。他常对我说,他最烦 的就是汤药味。闻到汤药味,他就恶心得直想吐。师父皮鞭沾凉 水抽他,也没打过他这个好吃懒做贪玩的劲儿来。后来,可能师 父见他确实无志于此,虽然恨铁不成钢,也只能随他自去。 听阿玛说,李大先生有一只祖传的金戥子,还有一本祖上传 下来的医书《针灸聚英》,据说是当年李家的先人李如松的师父 徐渭所留。李如松不但是位威震敌胆的大将军,也是位良医,救 下无数伤残部属。不过,李大先生似乎没有遗传祖上的霸气,凡 事谨小慎微,落叶掉了怕砸坏脑壳,他那双晦涩的核桃眼只有在 给患者诊病时才发出睿智的光。 金戥子和医书我都没见到过。也许,只是人们编造的传说。 没想到,师父在一次跟阿玛喝酒的时候提到了它们。 师父眼含着热泪对我阿玛说,自己的儿子是指望不上了,他 暗自许过愿,只要遇到医术德操匹配兼修的徒弟,不但要将医道 悉数传授给他,还会送出他们家祖传的镇堂之宝——金戥子。师 父的话很明显是说给我听的,想通过这两件宝贝来激励我。 不知道师父说的是不是酒话,那本医书和金戥子我只是听 说,却从未看到过。 很快,我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有一天晚上,师父看起来心情不错。我们正讨论药方时。师 父突然话锋一转,对我说:“师父这辈子,你国昌哥是指望不上 了,能继承师父的医术的只有你了。瞧,这是什么?”师父说着, 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檀木匣子,从匣子里取出一件金灿灿的器 物来。 “知道这是什么吗?”师父笑眯眯地看着我。 “金戥子!”我脱口而出。 师父的眼睛亮了起来:“对!这是当年我的祖先传下来的, 到我这辈儿,已经传了整整十代人了。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啊!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师父只希 望你好好精修医道,做一个医德高尚的人。待我百年的时候,这 只金戥子就传给你。” 戥子又名戥秤,我对它并不陌生,打小儿就认识。是小型 的杆秤,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戥 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坚硬如铁的 纯黑色乌木,有精工铸造的青铜,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戥子 盘,就是小秤盘,是用来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由青铜铸造 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戥子锤,又叫秤砣,也由青 铜铸造。戥子锤的形制品种繁多,有高度适中的圆柱体,有厚薄 得体的椭圆形,有如同铜板的圆形,有镶嵌金银饰品的组合形。 有的为了扩大称量范围,一个戥子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戥子锤。 师父的中医堂里有好几只戥子,我几乎天天用它来称药,不 过,它们都是黑色乌木制的。金戥子我只听说过,今天是头一次 看到。难道它真的是纯金打造的吗? 看见我疑惑的眼神,师父说:“其实这并不是纯金制成的,只 是在上面镀了一层金粉。它的真实材质是檀香木,价值堪比黄 金。之所以在上面镀了一层金,是希望使用它的人拥有一颗金子 般的心。阿林宝,你明白师父的苦心吗?” “师父,我一定会尽力提高医术和德操的。不过,这么贵重 的东西我不能要。您要传,就传给国昌哥吧!”我感动得眼泪在 眼眶里打转。 我有何德何能继承师父的传家宝呢? 师父跟阿玛说过,只要我的医术和医德相匹配,他就将金戥 子传给我。师父的那本老祖宗传下来的叫《针灸聚英》的医书, 听师父的话口儿也想送给我。上次师父和阿玛喝酒,我以为师父 只是顺口一说,想不到今天竟然再次提了起来。 “阿林宝啊,李国昌虽说是我的儿子,身上流着我的血,是 我李家血脉,可就他那个样子,如果我将金戥子传给了他,只会 让祖宗蒙羞。至于金戥子会不会传给你,还有待时日;即便你不 具备行医的德操,我也不会将它传给李国昌,我要将它带进棺材 里!” 师父这样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踏实下心来好好学习呢?不 光学习师父的医术,更要学习他的医德。 不过,我一直在想,即便我的医术和医德达到了师父的要 求,我也不能继承师父的传家宝。李国昌再不好,也是他的亲生 儿子。更何况,人都是会变的。也许,到了师父百年的时候,李 国昌早就变好了。 我不想得到那本医书,也不想得到金戥子,我只想成为像师 父那样的良医。 这是一部是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语言特色的历史小说,细节饱满、意味深长。这也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成长小说。作品围绕中医之道展开,将少年阿林宝的悬壶济世生涯与历史事件巧妙融合,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们感受到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被忽视的负重,以及历史文化之于人生的意义和当下的价值。 ——《金戥子》获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