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

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
作者: (韩)李根厚|译者:吴赤潮
出版社: 朝鲜民族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
ISBN: 9787538920369

作者简介

李根厚,1935年生,毕业于庆北大学医学院,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也是精神科医生。半个世纪以来,他既治病救人,又教书育人。在他七十六岁那年,他还以最高龄首席毕业于高丽大学网上学院文化学院文化学专业,在韩国传为美谈,成为老年人学习的榜样,对他的访谈,在韩国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他根据自身经历而撰写的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连续十七个月进入韩国图书月销售榜前十名,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关注。李根厚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名誉教授,精神科专家,大学时期参加“4.19”运动和“5.16”运动而入狱,76岁时毕业高丽cyber大学文化学科。曾经30年致力于尼泊尔的医疗志愿事业当和40年资助光明保育院的儿童事业当中。

内容简介

你为什么感到失落 早晨看到太阳 夜晚看到星星 所以我幸福 入睡了 早晨能醒来 所以我幸福 悲和欢 还有爱情 我的心能呵护你的痛 所以我幸福 ——金寿焕[韩国]《因为我们相爱》 ·位白发的老绅士这样对年轻人说:“上岁数看 看,很有意思的。” 年轻人讨厌长岁数,排斥老年的晚景,但是老人 仍想对年轻人说:“上岁数的过程实际上很有趣。” 确实,追寻从生到死的人生轨迹,哪一个年龄段 是无趣的呢?当然,二十岁的乐趣和四五十岁的乐趣 完全不一样。也正因为不一样,所以更特别,才更有 价值。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仅仅拿现实与过去进行 比较,那我们只能一生都活在追悔之中,使人生充满 悔恨,觉得从没有真正地活过。应该说,人生每一个 阶段都有属于那一刻的,只在那一时节才能感受到的 乐趣。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人生就算没有虚度了。 依据古老的阴阳学说,即老子所云:“万物负阴 而抱阳”,世上万物都有阴和阳。有光明,就有黑暗 ;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如果只想童颜永驻, 抓住热情和能量不放,无节制地挥霍,反而会毁掉青 春。如果欣然接受老迈,伴着岁月自然而然地老下去 ,就会散发出如陈酿美酒一般的醇和之气。 曾经好的,不可能永远好下去;曾经坏的,也不 会一路坏到底。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只偏向好 的一面。有短处,就努力去弥补;有长处,就保持和 发扬,为人生助力,为生命添彩。这个过程就是不断 滋养正气,抑制负能量的过程,也是人生快乐的一个 法则。 步入中年,遥望老年。这个时候,关键在于能够 明辨上岁数的好处和坏处。上岁数确实有坏的一面, 其中最坏的就是身体的老化。事实上人老了,健康只 会变坏,不可能变好,这是自然规律。这是人人懂得 的道理,但是当这个规律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却不那 么容易接受。虽然嘴上承认,但是内心的一个角落始 终藏掖着“我可能不一样”的侥幸念头。如果抓住这 个念头不放,那只会助长失落和悔恨。应对老化,即 身体的变化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应,即中国道家讲的顺 乎自然。艺人金惠子曾经这样说:“最不方便的是想 看书时必须戴上花镜。我埋怨上帝就这点考虑不周, 为什么非要让我眼睛变坏呢?我就仔细想这其中的道 理,后来想明白了。如果老了还读书,领悟的东西就 会越来越多,就不免又想抢跑人生。上帝是想让我安 静地待在后面享福,所以让我眼睛变坏了吧。” 金惠子的这一席话,正如她恬静的微笑吹暖了心 扉。如果有了这个态度,衰退的听力和视力就不再是 障碍,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戴上助听器和老花镜吧,而 且努力地辨听和认真地细看,发现年轻时不曾留意到 的人和事,这反而是意外的收获。 上岁数让人害怕的另一个原因是记忆力衰退带来 的脑力低下。忘掉种种约定和家务事,不知道钱包和 钥匙放在哪里了,这时不免会自嘲“真是老了”。如 果这种“自嘲”总是挂在嘴上,不知不觉老得就更快 。 我仅仅是因为忘记小手册放在西服兜儿里了,就 吃了不少苦头。而且经常是今天不记昨天的事情。一 开始我受到的冲击也很大,为了回想一天所忘记的事 ,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我是满不在乎了,我想 通了大脑几十年来一直在记忆、记忆,容量可能已经 满了。大脑可能自动处理掉那些不必要的记忆,并且 不允许再输入过量的信息。想到这里我就心安理得了 。 人老了大脑就运转不快了,动作也变得越来越迟 缓了,这是自然的。但有一点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即不像年轻人那样冲动,这是上岁数的美德。不妨想 一想,上岁数后该做的事少了,来找的人也少了,就 没必要着急忙慌的。无论你怎么慢腾腾,也没有人来 催促,完全可以悠着来。说实话,上岁数后拥有的最 大“财产”就是时间。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