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读本

雷锋的故事/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读本
作者: 编者:刘敬余|总主编:刘敬余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原售价: 16.80
折扣价: 7.50
折扣购买: 雷锋的故事/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读本
ISBN: 9787570408399

作者简介

刘敬余

内容简介

苦难的童年 1940年12月18日这一天,天气格外寒冷。阴沉沉的乌 云遮掩着天空,细碎的雪花散落在连绵起伏的山丘上,漫 山遍野的荒草在凛冽的寒风中蜷曲着细弱的身子瑟瑟发抖 。 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有一个名叫简家塘的小山村,零 零散散地住着几十户穷苦人家。在小山村后面的蛇形山前 ,一间低矮破旧的茅草房里,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声,一 个幼小的生命降生人世。 这是一个不幸的小生命,迎接他的没有亲人的欢声笑 语,没有温暖的炉火和香甜的乳汁,只有寒冷和饥饿。 母亲把他紧紧地抱在怀中,用身体温暖着他瘦小的身 子,遮挡着从破败的门窗中“嗖嗖”而人的寒风。她含着 眼泪喃喃地说:“你真是个苦命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雷锋。 雷锋出生的年代,正是我们的祖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的时候。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把神州大地变成了血 和火的海洋。日寇横行肆虐,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地主 恶霸们趁火打劫,为非作歹;贫苦的劳动人民在苦难中煎 熬,在生死线上挣扎。 雷锋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着清贫俭朴 的日子。爷爷租种了地主的十亩薄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 ,收获的粮食大半交了租子,余下的连最起码的生活也难 以维持,只好让雷锋的父亲外出到长沙打工,赚回一点儿 钱来贴补家用。雷锋的母亲心灵手巧,勤于持家,日子过 得虽然十分艰苦,但全家人齐心协力,总算还能勉强过下 去。谁知,一场大祸偏偏降临到他们头上。 这一年,日军进攻到了洞庭湖地区,离长沙还有好几 百里之遥时,驻守在长沙的国民党军队就吓破了胆,一把 大火点燃了长沙城,而后逃之天天。 大火烧了几天几夜,长沙城内所有的房屋、工厂、设 施都变成一片火海,到处是逃难的人群,混乱不堪。一些 从前线溃散下来的散兵游勇趁机四处流窜,抢劫财物。 雷锋的父亲个性耿直,不堪忍受这些兵痞的侮辱,争 辩了几句,竟被他们用枪托打得遍体鳞伤,大口大口地吐 血,从此落下了内伤,再也不能干重活儿了,只好回到家 乡。 父亲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马上陷人困境。 就在雷锋刚会开口叫“爷爷”的那年冬天,操劳过度 的爷爷也病倒了。 新年将临,有钱人家欢欢喜喜、张灯结彩,高墙深院 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雷锋家那破败不堪的茅草房中,却 只有爷爷痛苦的呻吟和母亲绝望的饮泣声。 年关的时候,爷爷混浊的眼睛里闪动着辛酸的泪花, 干枯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雷锋的小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以后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父亲拖着伤残的身子,终日在田间辛勤劳作,夏天顶 着火辣辣的太阳,冬天迎着透肌彻骨的寒风,累死累活干 一年,仍不能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无奈之下,只得将 雷锋年仅十二岁的哥哥送到离家几百里的津市,到一家机 械厂当童工。 雷锋的父母亲都是性格很顽强的人,面对生活的重压 ,他们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着苦难的煎熬,企盼着熬出 头的那一天,却哪里想到,巨大的灾难再一次降临。 1944年,日军占领了雷锋的家乡,到处烧杀抢掠,雷 锋的父亲被他们抓去当挑夫。旧伤、疾病加上长年的饥饿 和劳累,导致父亲身体一直很虚弱,哪里还能担起一二百 斤的重担子赶路?毫无人性的日军就狠狠地毒打了他一顿 ,扬长而去。父亲带着浑身血淋淋的伤痕,挣扎着回到家 ,最终奄奄一息,不省人事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病势越来越重 ,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毫无办法,家里整天吃了上顿没 下顿,哪里又有钱替父亲治伤看病呢? 一年后,父亲含恨离开了人世。这时的雷锋刚刚五岁 。 父亲的死,对这个家庭来说,就像是天塌了下来,母 亲伤心欲绝,家里要吃没吃,要穿没穿,今后的日子怎么 过下去?三个孩子怎么拉扯大?她眼前一片黑暗。 “娘,我饿,我要吃饭。”五岁的小雷锋在哭,在喊 。 正咿呀学语的弟弟,偎在母亲的怀里,,瘦得皮包骨 头,有气无力的哭声更像千万根钢针扎在母亲的心头。 正在这个时候,哥哥回来了。他单薄的身子在寒风中 抖得像一片树叶,昔日灵动活泼的大眼睛深深地凹陷在眼 窝里,呆呆地望着母亲和两个弟弟,只轻轻地叫出一声“ 娘”就晕倒了。原来他得了严重的肺病。 P1-3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少年儿童学习雷锋精神,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的需要。通过了解雷锋的生平,从而理解雷锋精神的根源和实质,才能更发自内心地学习雷锋。本书以时间为序,通过一个个真切的小故事讲述了雷锋的成长经历,让小读者在感动之余养成爱国爱党、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