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精)/首席经济学家系列

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精)/首席经济学家系列
作者: 屈宏斌//宋陕珊|责编:黄兆宁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62.00
折扣价: 39.10
折扣购买: 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精)/首席经济学家系列
ISBN: 9787308223539

作者简介

屈宏斌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兼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长期在国际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和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 2002年加入汇丰银行,负责为汇丰把握大中华市场的宏观趋势。拥有20多年国际金融市场工作经验,还为世界各地众多的知名企业、基金公司和其他机构客户提供决策咨询,定期参加相关部委的政策研讨会。2018-2021年连续四年被《亚洲货币》评选为亚洲资本市场年度最佳经济学家。 宋陕珊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管理科学硕士。在研判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预测宏观经济动态等方面具有多年经验,曾在《上海证券报》、财新网等新闻媒体,以及《金融市场研究》《清华金融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经济评论及分析文章。定期参加相关政府部门的咨询座谈研讨,并参与重要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的创新引擎》 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追赶阶段,但在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开始“重拳出击”。我国创新的力量来自规模经济、多层次金融体系和供应商生态系统、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政策扶持。 今日的创新之路将铸就明日生产率提升之辉煌,从而使得我国在未来数年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全球金融危机仅过去十数年,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更加高端的行业。诚然,作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从发展的意义来看,中国仍处于学习阶段,许多企业在各自行业也仍处于“追赶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企业一直在推动着创新,未来无论是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还是诞生经济新增长动力,我国都将依靠企业创新继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创新发展是迅速的,创新的活力是非凡的,但创新对经济的重要性却被大大低估。部分原因来自我国仍以“世界工厂”形象闻名这一事实。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创新则属于新现象。例如,有怀疑者指出,中国与世界级创新(如OLED数字显示技术、机器学习或DNA测序等科学突破)无关,其诞生于美国或日本等世界创新核心区。然而,在笔者看来,创新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此,它是学习和改进相关基础技术或商业模式的累积过程。换言之,创新的过程比产出更为重要,而这些则取决于制度、人力资本和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笔者认为,用这一定义看待所谓“创新”,将更全面,更具经济指导意义,也更富趣味性。从这一定义衡量,中国已经是一个比世人的普遍看法更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并且有很大潜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一个创新驱动型经济体。 宏观经济不仅关乎国家命运,也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写给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解读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关键要素 让普通人也能看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