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华经典藏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华经典藏书
作者: (春秋)孙武|校注:冯丽华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华经典藏书
ISBN: 9787531740988

作者简介

孙武(约前545~前470),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中国古代*事学的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又称为“兵圣”“世界兵学鼻祖”。 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其祖先妫满曾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后来由于陈**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全家老小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得知妫完年轻有为,于是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故又被称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曾经是齐国大夫,在*打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孙”为姓,以示嘉奖。

内容简介

作战篇 《作战篇》紧随《计篇》之后,是《孙子兵法》十三 篇中的第二篇。张预解释孙子如此排序的理由是:“计算 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约费用,以作战备 ,故次《计》。”吴九龙说:“作战,即始战、战争准备 ,非指一般战阵之事。”可知该篇的研究重心已由庙算环 节,进入到战争物资的准备阶段。作,意即“始也”,并 非战场拼杀。 兵马未动,粮*先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战 争胜利的前提。此篇将《计篇》中的“五事”“七计”未 予涉及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纳入研究视野。孙子告诫统 治者发兵之前,必须考虑**能否承*庞大的*费开支,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时环境下,贸易无法正常进行 ,物价难免上涨,百姓财源枯竭。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必 将消耗巨大的“百姓之费”与“公家之费”。战争既考验 一个**的*事实力,也考验一个**的经济实力。战线 拉得太长,时间拖得太久,均会极大消耗国库的物资储备 ,导致“国用不足”和“诸侯乘其弊而起”的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深入敌境、粮*乏供的后勤保障难题,孙子提出 了“因粮于敌”的原则,主张以战养战,利用敌国的资源 来维护自己的*事行动,就地解决给养问题。 即动用武力劫掠敌人的粮*;还提出可将缴获的战车 编入我方车队。这些均能有效弥补战时环境中的*需匮乏 。 在深入考察了战争对物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消耗之 后,孙子提炼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指导思想战 争效益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奠定了西方兵学理 论的基础。他有一句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 手段的继续。”目标都是要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但 是战争与政治的经济成本,以及善后的难易程度有很大不 同。对此,孙子有着**清醒的认识。速战速决堪称本篇 的灵魂。孙子速战速决思想的提出,主要基于“钝兵挫锐 ,屈力殚货”的认识三个方面,即:一是从经济角度出发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战争旷*持久,**财政就会 捉襟见肘。战争久拖不决将导致士卒战斗力的下降,二是 从政治角度出发,战争对钱财物资的巨大消耗,导致统治 者要多征收赋税,多征发徭役,造成百姓财产耗乏,逼迫 百姓无路可走,导致***的局面。三是战争久拖不决 ,容易使**陷入多面*敌,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孙子 说:“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正是 这个道理。 第二方面,我们要了解以战养战的战场经济学。孙子 说:“*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在古代粮食在各项后勤运输中占的比重*大,耗费巨大 的人力物力,所以粮食的运输是战争*困难的事情之一。 汉初,刘邦建立汉朝,萧何功劳**,就在于他能“转漕 关中,给粮不乏”。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主要 原因就是后方粮食供应不上。曹*“官渡之战”的取胜, 就是派轻骑五千夜袭乌巢,使袁绍屯粮被焚、*心动摇, 致其数十万大*不战而溃。以上实例都可说明,粮食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