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路上旅行(自然与文化景观的新发现)

在长征路上旅行(自然与文化景观的新发现)
作者: 刘瑞升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在长征路上旅行(自然与文化景观的新发现)
ISBN: 9787504671356

作者简介

刘瑞升,新闻从业者,兼任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徐霞客研究》编委、地学哲学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1999年至2001年,孑然一人骑自行车行13个省市区,计9000多千米,完成“中华知识产权世纪行”活动。2002年至2013年,工作之余驾车12次出行234天、行程69000千米,考察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收藏不同时期出版的《徐霞客游记》百余部。出版的作品有《山川情旅》《专利情怀》《上道就好》《徐霞客、丁文江研究文稿》《跟着徐霞客去旅行1》等。

内容简介

昨天下火车后给货物站打电话,被告知晚上** 点再询问,后来喝酒大醉大睡。好在昨晚饭前与朋友 刘栋、陶平等商量,不管车子到否,**计划不变。 兵分两路前往金寨,我与刘栋和涂治炎先行,陶平和 另一辆汽车等自行车到了再走。 与涂先生一路走来,他给我讲了很多红*在金寨 的故事。从他的介绍中我了解了金寨的一些基本情况 ,金寨位于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皖西的大 别山腹地。这里原本没有县治,1932年9月,*** 卫立煌部进驻金家寨镇(又称金寨镇)。10月,民国 **将三省部分边区划出,设置立煌县。1947年,刘 邓大*挺进大别山,建立工农****,*名为金寨 县。 到达金寨县汤家汇镇,办公楼前见到等候我们的 年轻镇长张静辉。在会议室张镇长介绍了全镇的红色 遗址,我才知道,这里有几十处红色遗址。他代表镇 **送我《汤家汇镇志》《红色汤家汇旅游资源简介 》。我请他在题词簿上盖上镇**印章,他写下如下 文字: 1934年4月,红二十五*及红二十八*整编为新 红二十五*。整编地:金寨县汤家汇镇。 下午,到汤家汇镇豹迹岩村胡氏宗祠参观,祠堂 是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也是红二十五*和红二十八 *会师处。 去胡氏宗祠的山路正在修建中,不时还要下车步 行一段。拐过一道山粱,一座黛瓦灰墙的徽派建筑出 现在远处山坳中。涂洽炎不顾车子的颠簸向我介绍开 来,他说,胡氏宗祠建于清宣统元年,目前宗祠是三 进13间,两侧的房屋多已损毁。但从保存较为完整的 正厅三进来看,其建筑形式庄重气派,规格也比较高 。1934年4月16*,红二十五*和红二十八*在胡氏 宗祠会师,次*,根据鄂豫皖省委的决定,将二十五 *和二十八*合编为新的红二十五*,*长徐海东、 政治委员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下辖两个师, 全*3000人。 涂治炎不愧是红二十五*研究者,时间地点人物 倒背如流。 在祠堂门口,竖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 碑。拾阶而上,但见门两边有一对雕刻精细的圆形石 鼓。祠堂院内有两棵桂花树,不甚粗.我估摸它们不 一定能见证80年前那段历史。三进院落的房间紧凑高 敞,没有什么太大的空间。给我印象*深的是与正厅 相偎依的一座正方形的亭台,又似一座小戏台,三面 临水,致使进入大门后,需要绕道两侧才能进入正厅 ,给不大的空间增加了层次感,这也许是建造者有意 为之。不知此地的祠堂是否都是这种建筑格局?亭台 柱头是木雕狮子滚绣球。让我惊奇的是横板上怎么还 有二龙戏珠的浮雕?而类似藻井的木质亭顶,竟然雕 刻着一条腾云驾雾、俯视众生的神龙。我不禁想,龙 乃皇权之象征,怎在这里被平头百姓随随便便弄到自 家祠堂来?莫非被那句“天高皇帝远”说中了?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