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救援

怒海救援
作者: (美)迈克尔·J.图加斯//凯西·谢尔曼|译者:姜忠伟//张丽颖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50
折扣价: 23.70
折扣购买: 怒海救援
ISBN: 9787550296091

作者简介

" 凯西·谢尔曼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时尚先生》、《赫芬顿邮报》等媒体的撰稿人,已出版七本作品,他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畅销书作家”和“受欢迎的公众演说家”,曾提名艾美奖。 迈克尔·J. 图加斯: 作家,已出版个人及合作作品24部,部分作品被美国图书学会评为“编辑推荐”的“年度最佳图书”。他还为多家出版物撰稿,包括《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

内容简介

" 第一章 查塔姆救生艇站 海洋既是威严的主宰,也是残酷的暴君,只有懂得倾听的人才知道如何应付它。再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倾听来自大海的低声喃语了,世世代代的海上生活告诉我们这一秘密:顺时而动。 ——佩里,1898 查塔姆,马萨诸塞州 1952年2月18日 一级副水手长伯尼·韦伯(伯纳德. C. 韦伯)站在大厅雾蒙蒙的窗前,手里捧着一杯咖啡,出神地望着窗外。咖啡味道不错,煮咖啡时在壶里放了一些蛋壳,所以咖啡渣都沉淀在壶底。韦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弥尔顿市,父亲是一名牧师。窗外的风雪越来越大,他心里的担忧与疑虑也越来越沉重,寒冬的这场暴风雪已经在新英格兰肆虐两天了,但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韦伯担心暴风雪会越发猛烈。韦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漫天风雪,它们在沙滩上飞扬肆虐,最后在查塔姆救生艇站前院的灯塔处积聚成堆。那里一度双塔耸立,被称为查塔姆双子灯塔。而今,第二座灯塔只剩塔基裸露于此,早晨的大雪直接将其掩埋。 抿了一口咖啡,韦伯的思绪回到他妻子身上,米里亚姆现在正躺在海景街的家里,身患重感冒的她如果突发急症怎么办?她会不会需要帮助呢?天气这么糟糕,医生能及时出诊吗?这些问题让他心烦意乱,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事,思绪渐渐转到渔港那些挤在一起的渔船上。当风浪加急,渔船受风浪影响而脱离控制时,渔民们就会打电话求助。风暴现在就已经这么严重了,那么数小时后,它真正开始发威时,情形又会糟糕成什么样呢?韦伯不敢继续往下想。 然而韦伯不会抱怨这种糟糕的天气。年轻的一级副水手长虽然只有24岁,但却已经在海上干了近十年,前几年他一直在美军“二战”海上服务船队工作。韦伯有三个哥哥,都参加了“二战”。大哥保罗是陆军26师的一员,在德国与纳粹作战,参与过阿登战役,也曾在乔治·巴顿将军第三军的指挥下攻克军事重镇梅斯;二哥鲍勃参加美国海岸警卫队保卫家乡;三哥比尔作为陆军运输部队参与过阿拉斯加公路的修建。 韦伯曾跟着二哥鲍勃一起参加海岸警卫队,但父母却给他规划了另一份前程。从小时候起,作为波士顿特里蒙特圣殿教堂副牧师的父亲就想让韦伯成为一名牧师,他甚至将韦伯送到离家105英里(1英里约1.6093千米)外,紧靠康涅狄格河,位于马萨诸塞州吉尔小镇的北野山中学。北野山中学始建于1879年的,因为有《读者文摘》的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和汉堡王的创始人詹姆士·麦克拉摩等知名毕业生而闻名。韦伯就这样穿着哥哥的旧衣服,带着满腹怀疑走进了北野山中学,显而易见这个穷牧师的儿子与来自上流社会的同学格格不入。他算不上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发自内心不想在这儿上学。韦伯不想追随父亲的人生脚步成为一名牧师,在朋友准备投奔他之前,他正在计划从学校里逃走。也许是命中注定,他的一个童年好友,因为出车祸把父亲的车弄报废了而吓得离家出走,投奔了韦伯。韦伯将他安顿在一间空宿舍里,从食堂自助餐厅偷拿食物给他吃。数天后两人被校方发现,还没等校方对他们做出处理,他们两个就逃走了,逃进学校周围的山林和玉米地里,最后回到弥尔顿。 伯纳德·韦伯牧师实在搞不懂儿子的肆意妄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休学到处漂泊。一年之后韦伯16岁,就在这一年他做出一个将改变他一生的决定,这个决定将成为他以后生活中的一盏指路明灯。他听说美国海事服务部门正在纽约招收年轻人进行培训,如果他在集训营里表现优异的话,就可以成为海军商船的一员为战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的父亲不情不愿地给他签署了应征入伍的文件,然后韦伯就迫不及待地成为一名海员培训生,他在纽约羊头湾海员培训中心接受了基本的航海知识教育,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杰克·登普西时任海岸警卫队指挥官,身兼培训中心的健身教练一职参与了培训。培训结束后,韦伯成为一艘海上油轮的船员,这艘油轮主要是将阿鲁巴和库拉索港口的汽油运送给身处南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就是这段时间让韦伯认清了自己人生未来的方向,他既不会当什么牧师,也不会干其他任何在陆地上的工作,他要生活在大海上。伯尼·韦伯是为海洋而生的。1946年2月26日他正式加入海岸警卫队,并被送到马里兰的柯蒂斯湾接受培训。在给新兵的一封信里,海岸警卫队训练中心的指挥官在总结海岸警卫队队员的生活与职责时,写道: 这份工作平日里也很辛苦。甚至可以说海岸警卫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战时对抗合众国的一切敌人;平时对抗人类的一切海上敌人,包括火灾、撞船、违法乱纪、暴风、冰山等突发事件。因此海岸警卫队职责重大,不是懒汉、废物、骗子或任何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待的地方。你们的新兵入伍培训就是一次检验,让时间来证明你到底是不是当海岸警卫队员的好料子,由你自己决定你个人生命的价值。 韦伯现在在查塔姆上班,这是科德角上的一个小前哨站。他的价值和勇气早已在海岬外危机四伏的水域得到充分证明。对于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危险的水域之一。美国海岸和大地测量中心的主任在1869年评价这一地区说:“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一个小小的海浪往往预示着滔天巨浪正由深海涌来。”海员把这一地区叫作“大西洋墓地”,这名字恰如其分。超过三千艘沉船的遗骸散落在从查塔姆到普罗温斯顿的海床上。第一艘已知的沉船是雀鹰号,1626年12月17日在奥尔良附近水域搁浅。这艘船本是开往弗吉尼亚的,船员与船上的殖民者成功逃到岸上,船最后被修复。但还没等到再次扬帆启航,一场海上暴风雨就将雀鹰号彻底摧毁。这段故事记载在普利茅斯殖民地长官威廉·布拉德福德的日记里。两百年后,自然侵蚀已经将残骸变成一个沿着奥尔良海岸线陈列的泥坝。著名的皇家海军萨默塞特号也折戟于这片不详的水域,萨默塞特号因朗费罗的诗歌“午夜策马飞奔的保罗·里维尔”而知名。1779年11月3日萨默塞特号因为一场暴风而在特鲁罗市外的浅滩上失事。21名英国军人和海员在逃向岸时因救生艇翻船而溺死。船长乔治·乌里代表船上480名船员向特鲁罗行政委员以赛亚·阿特金斯投降。幸存者成为战俘并被解送波士顿,沿途由镇上的民兵押送。正如《科德角:那儿的人和历史》一书的作者亨利·吉特里奇在书中所言:将科德角所有的沉船首尾相连,可以在从查塔姆到普罗温斯顿的路上连成一堵墙。 1949年的一天晚上,伯尼·韦伯遭遇职业生涯第一次重大挑战,他收到一艘船只的求救信号。格立夫斯级驱逐舰利弗莫尔号在莫诺莫伊岛外的比尔斯浅滩搁浅,曾经伴随利弗莫尔号的好运至此终结。美国参加“二战”前几个月,这艘战舰曾成功护卫美国总统出访英国,成功避开德国U型潜艇狼群战术的攻击。1942年11月9日,利弗莫尔号参与了盟军北非战役,为盟军提供反潜、防空及火力支援。利弗莫尔号身经百战但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打击,船员都认为这份眷顾来自船的名字利弗莫尔,这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随军牧师名字命名的战舰,这名牧师的全名是塞缪尔·利弗莫尔。 时任一级副水手长的里奥·格雷西驾驶着38英尺长的巡逻艇,载着韦伯和另一名船员,穿过查塔姆港口前的暗礁,奔向利弗莫尔号搁浅水域。利弗莫尔号在浅滩高处搁浅并有侧翻的危险,整个后半夜韦伯都待在利弗莫尔号上直到救援拖船赶到。第二天海岸警卫队员在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将战船从搁浅水域解救出来。当利弗莫尔号的船员向韦伯和他的队友发出震天的呼喊表示感谢时,韦伯开心地笑了。此前受困的船员们对他的招待别开生面,他们塞给他苹果、橘子,甚至还有一副八盎司(1盎司约28.3495克)重的镣铐,这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因为他们觉得救援耗费的时间实在太长。海军与海岸警卫队经常会有这种无伤大雅的竞争,所以这次被救的水兵有些尴尬,他们被自己平常看不大起的海岸警卫队救了。 诚然,海岸警卫队的工作经常是吃力不讨好的,但韦伯却对它情有独钟。此时此刻,黎明破晓之时,窗外狂风怒吼、大雪纷飞,他出神地看着这场景,思忖今天又会有什么突发状况。 " " ★影视小说销量良好。影视小说如《火星救援》《环太平洋》等受到大众关注且销量很好。本书取材自真实事件,描写细致而真实,全面还原事件始末,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同名电影已经上映。改编自本书的电影《怒海救援》已经上映,由知名好莱坞男星克里斯·派恩、卡西·阿弗莱克、艾瑞克·巴纳等主演,在影迷和粉丝心中备受推崇,获得豆瓣高分好评! ★知名媒体联合推荐。《柯克斯书评》《里士满时讯报》《纽约时报》等媒体联合推荐。 ★本书作者备受欢迎。凯西·谢尔曼被评为“美国优秀的畅销书作家”和“受欢迎的公众演说家”,还曾提名艾美奖。而迈克尔·图加斯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还是知名的媒体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