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界
作者简介
夏邦,上海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律师。学术研究涉及法律史、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领域。业余写作科幻小说,已出版《异度拯救》(新星出版社)、《质能转换器八号》(广东旅游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十一 土豆农场就在前方一片丘陵地带的边缘,再往上,就是平缓而地势更高的草坡了。 站在农场朝着草坡的顶上望去,可以看到在蓝色的天空下是连绵起伏的高高低低的山峦。回头俯视,还可以看到一路上经过的那些大块大块的玉米地。墨绿色的玉米叶在循环气流的轻微鼓动下翩然起舞,交织成一幅韵律十足的画面。 李文从心底赞叹这里风景的美感,视野所及,简直就有点儿像自己小时候曾经去过的阿尔卑斯山区。这里所有的庄稼与植物都布置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顺着地势的变迁,地面上的物产风貌也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愿意整天待在这个地方,这个美丽的小阿尔卑斯山区。”李文心里默默念叨着。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离开这里。 某种意义上,这是李文在情感上第一次没有将启明星号当作一艘巨型飞船。不同于以往对于飞船总是临时性住所的概念,现在的“午”舱单元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方独立的小天地,也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家园。 当然,按照腕表上投影界面的指示,在耳机中老师声音的指导下,李文今天的任务是要对这片土豆农场中的土豆种类进行辨识,同时要将各自对应的土壤成分进行分析化验,从而掌握各类土豆的生长指标,以及了解最佳的培育方式。 李文所在的这片土豆农场约有一百亩的面积,在这里算是一个小型规模的农场。但即便是这样一片土地的产量,也已经足够数千人一天的口粮。何况,这还只是“午”舱模拟生态环境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农场里只有几台主机与启明星号的主操控平台相连,主要负责数据的监控与调试工作。其余的工作完全都是自动化作业,包括施肥、浇水、松土,乃至收获等日常事务都由各类专门设计的初级机器人完成。 之所以被称作初级机器人,那是因为在数百年前,这些机器人地球上的祖先曾经发展出拥有觉醒模块的可怕人工智能主脑,主脑几乎在第二次大危机时取代人类文明。如今,充满警惕心的人类早已经彻底断绝了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在摧毁觉醒模块以后,任何复杂的机器人都只能算是工具而已,启明星号上的机器人也不例外。 农场中这些虽然运行灵巧但毫无自主性的机器人如今又怎么能够想到,自己的祖先竟然也曾拥有过宇宙中那种神奇的生命能力呢? 李文在一个初级机器人,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型联合挖掘机的帮助下,按照投影图示,从不同的地块中开始选取土豆标本。 农场中其他的初级机器人也都各自按照既定的程序,井然有序地从事着每天例行的活动。除了偶尔可以听到一些机器转动的声音,整个农场的氛围静悄悄的。这种和刚才路上同样的寂静氛围,让李文对“午”舱这一方开阔的小天地产生了一些说不上的奇怪感觉。 经过实地检测,李文终于发现,原来土豆真的就像教材上说的那样,居然有几千个品种。本来自己日常吃的那种乒乓球大小、几乎像一个模子倒出的土豆实际只是加工后的产物。在这个农场中李文才注意到,原来土豆的尺寸可以从普通西瓜大小一直缩减到花生米大小,“午”舱农场中的土豆品种完全保持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丰富性。 在惊讶于如此丰富的品种时,李文也对如此不同的尺寸感到有些好奇起来,他就此提出了疑问,老师的声音随即开始进行解说。 原来,是因为当初地球上的科学委员会考虑到,未来启明星号上的登载者有可能会登陆在和地球环境不太相同的行星表面。为了保证在登陆星球上土豆的成活率,必须考虑种植尽量丰富的品种;特别是尺寸的大小,对于在不同引力的行星上的收获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毕竟,行星的环境和指标不可能像启明星号内部这样可以任意调校。 李文当然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课就将这数千种土豆的性状以及相应的土壤环境做出数据比对,他只能不断地通过腕表上的智能教学模块去驱动初级机器人,让那些灵巧的机械悬臂按照设定的程序把十几种常见的土豆挖掘出来,然后再将相应的土壤采集到试管中。随后,便是需要按照教程把各种实验数据导入自己的作业档案。 这样简单而机械的劳作让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从农场服务台自动选取的食物依然是照例的便当和模式化的蔬菜瓜果制成品,以及一罐说不上来什么口味的饮料,这种橙色的液体带有一些淡淡的甜味。 看来,即使在“午”舱的农场,周边有着如此丰富的农产品,可是只要是在启明星号内部,无论在哪里,在食物提供方面确实是没有一点特例啊! ◎千年一瞬,白驹过隙,告别过去美好的日子 在人类经历了地球上的三次大危机以后,福利院成长起来的少年李文被挑选为第一次外星旅程的登载者,进入了用最新科技打造的混沌级飞船启明星号。飞船开始漫漫征程,少年李文被安排为未来的农业从业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培训。随着旅程的开展,李文接触到飞船独特的部分——“午”舱。通过学习和工作,他渐渐发觉启明星号的秘密,也发觉了包括自身在内的登载者的身体上的一些问题…… ◎冒险、危机、喜悦、遗憾,都汇入深不可测的时空河流 经过调查和检索资料,李文意识到,他发觉的秘密和问题与人类过去经历的三次大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解得越多,他就更加意识到,漫漫征程将会因为某种技术的应用而面临完全失败的危险。李文不惜牺牲自己,以纳米机器人的形态离开启明星号,由此保证了未来其他登载者们可以继续将外星计划进行下去。 ◎面对完全不同的挑战,体会生命意义的真谛,在未来打造一个辉煌的宇宙文明 紧急情况下,李文驾驶着启明星号的“寅”舱来到了荒芜的星球盖亚附近。他在盖亚了解到一个已经消逝的古老文明,也了解到地球文明那些过去的真相。面对不同于日常的挑战,李文以自己的勇气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系统,不断深入思考,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不仅为人类首次在外星创造出类似地球的生态圈,还在外星上创造了新的人类文明,真正体会到人类生命的真谛。 ◎在充满孤独中构建新世界,用世界去观照我们自身 这是一个关于创造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反思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孤独的故事,但更是一个探索构建新世界的故事。作者挥动奇妙灵动的想象之笔,通过这位年轻主人公的探险、观察、反思和行动,让我们也从中学会由更广阔、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自身、思考当下。无论是主角的探索与思考之旅,还是小说中对“时熵”等独特概念的提出和讨论,相信都会引起你的兴趣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