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8.10
折扣购买: 杂交种文化
ISBN: 9787108077523
日本文化的纯化运动,暂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 一种类型的基础是去除日本种的枝叶,对日本进行西洋 化的一个夙愿;第二种类型的基础是反过来想要去除西 洋种的枝叶,单纯保留日本式东西的一个夙愿。不过, 这两个夙愿应该都不会实现。就算去除日本种枝叶的纯 化运动顺利进行,也无法去除那些滋养着枝和根的日本 式要素。因为它无法去除那些要素,所以,过一段时间 之后,日本种枝叶就会再长出来。于是,接下来就会理 所当然地兴起去除西洋种枝叶,把它整理成日本风格的 运动。然而,在那种情况下,对枝和根的杂交种性,你 是奈何它不得的,由于最终不能防止西洋种枝叶的再次 生长,这个作用和反作用之间的连锁反应就会不停地持 续下去。明治以来,一直存在着交替出现的两种倾向— 只要兴起一股对日本文化进行纯粹的西洋化的潮流, 就会立刻形成一个尊崇日本式东西的反作用力—即便到 了现在,似乎也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要停止这种恶性循环,方法大概只有一个。不管是 纯日本化,还是纯西洋化,必须放弃那些试图把日本文 化进行纯化的夙愿。英法文化是纯种,它们就这样,就 挺好。日本文化是杂交种,它就这样,也挺好。就算它 现在不好,那也可以先做个接下来会把它变好的口头承 诺。也许有人会问,这种事情做得到吗? 这得做了才 知道,再说,我们也没有其他别的办法。—从图式上来 看的话,结论就是这样。当然,实际问题并不像图式那 么简单,在得出结论之前,还需要对日本文化纯化运动 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 明治维新前后,在来自外部的强制性和来自内部的 技术上的必要性的激发之下,发生了日本和西洋文化的 接触。除掉例外的情况,明治思想当中既包含摄取西洋 文化及日本的西洋化和国民主义的理想之间业已形成的 对立的契机,同时又在总体上保持着一种互相依赖的关 系。因为所谓的西洋文化,主要是指技术文化,而作为 国民主义的工具,技术文化可以为增强国民主义发挥作 用。“和魂洋才”这个词就很好地反映了明治时期的文 明开化思想与富国强兵思想之间是如何紧密联结在一起 的。 但是,如果应摄取的西洋文化超出了技术制度的领 域,涉及精神领域的话,那么,它和富国强兵思想之间 就会出现无法妥协的情况,从而引发一种比它还要复杂 的、属于更深层意义上的国民主义的反作用力。基督教 的传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反作用力的存在常常 过于强大,基督教的影响可以说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有 限的范围之内。(如果它的影响范围很大的话,那么, 之后的日本文化的历史就应该会发生变化。不过,要做 这种假定的话,到明治这个时代大概就太迟了些。日本 基督教化的时机, 恐怕不是在19 世纪末的东京,而是 在16 世纪后半叶的九州。) 但是,一般来说,当技术、制度的输入进展到一定 阶段,输入的东西就会开始自发性运动—就像基督教那 样—即便它不会直接促使接受方在精神上发生变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