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9/20231113195942915.jpg)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一九八四(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ISBN: 9787567748996
马颖,女,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获教育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民族教育学院教学办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发表十余篇教学科研论文。近年潜心研究和实践英汉翻译的理论和技巧,不断参与翻译工作,多次担任中国商务翻译考试考官,现为辽宁省翻译学会会员。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 1903年生于印度,在英国成长。少年时入读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因成绩一般、家境不富裕无力攻读大学,考取了公务员,被派到缅甸任警察。1927年辞去公职回到伦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因伤回国后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宣传工作。后来又从事专栏书评写作。1950年死于肺病。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等。
一 四月里,明朗清冷的一天,风势猛烈,时钟敲了 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躲避寒风,低着头,紧 缩着脖子,以最快的速度闪进胜利大楼的玻璃门,可 是狂风卷起的尘沙还是跟着他进来了。 一进门厅就闻到煮卷心菜和旧垫子的气味。门厅 那头钉着一张不适合钉在室内的大彩色宣传画,画上 是一张四五十岁男人的脸,有一公尺那么长,留着浓 浓的胡子,面部线条粗犷却又英俊。史密斯朝楼梯走 去,因为这里电梯很少运作正常,何况现在为了筹备 即将到来的“仇恨节”节约用电,白天连电源都关掉 了。史密斯住八楼,虽然他才三十九岁,但右脚踝上 患有静脉曲张,因此走得很慢,中途还得停下来休息 好几次。每上一层楼,都可以看到正对着电梯门那张 有着巨大面孔的宣传画,在那里凝视着你。这种彩照 设计得很特别,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方向,那双眼睛总 会跟着你。宣传画下面有一行说明:老大哥在看管着 你。 史密斯一踏入家门,就听到一个运腔圆润的声音 ,正在一板一眼地念着大概是与生铁产量有关的数字 。房间右边的墙上嵌了一块长方形的铁板,看似是一 面蒙蒙的镜子。声音就是从那儿传来的。史密斯调节 了一下开关,声音低了下来,但说的话仍能听得很清 楚。这铁板就是“电幕”,音量大小可以调节,但是 不能完全关掉。他走到窗前,本来就身材细小的史密 斯,穿上蓝色的党员制服,更显得瘦弱了。他长着浅 色头发,面色红润,只是皮肤被劣质的肥皂、笨钝的 剃须刀片和刚告一段落的严冬天气折磨得粗糙不堪。 即使从紧闭的窗子看出去,外边的世界仍是一副 寒冷的样子。街道上,碎纸片和尘沙随风卷起,翻滚 成大小无数的旋涡。虽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但除 了无所不在的宣传画外再也看不到什么颜色。那张黑 髭大脸在每一个角落凝视着你。史密斯对面房子的前 面就有一张:“老大哥在看管着你”。那双黑眼睛目 光如电,直照他心底。街道上有一张宣传画,一边脱 落下来在风中不时地吹拍着,宣传画下面的两个字“ 英社!”也因此而时隐时现。远处一架直升飞机时而 在屋顶掠过,像一只大头苍蝇,盘旋一下后又蹿出去 。这是巡逻警察的直升机,从别人家的窗子窥看里面 的动静。巡逻警察并不可怕,思想警察才要命。 史密斯背后,那个电幕声音还在喋喋不休地报告 着生铁生产数字和第九个三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电幕 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温斯顿所发出的任何声音,不管 你在房内说话的声音压得多么低,机器还是一样收听 得到。而且只要你站在或坐在电幕的视野之内,那么 你的一切举动和言语尽收“老大哥”眼底。当然,你 无法知道他哪一分钟在监视你。思想警察究竟在哪个 时候,或者用什么法子去收听哪一个人的活动,你就 只能自己猜测了。说不定他们每一分钟都监视着你。 反正无论如何,他们可以随时接上你的线路。你活着 就得做这么一个假定:你的每一个声音,都会被人听 见,而除非在暗黑的地方,否则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 人眼中一览无遗。起先这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戒备, 慢慢就变成一种本能了。 史密斯保持着背对电幕的姿势,这样较为安全些 ,虽然他也知道一个人的背部有时也会泄露秘密的。 一公里之外的胜利大楼,就是他办公的地方:真理部 。一座屹立于四周灰暗环境中的白色大厦。“这里” ,他略带几分厌恶情绪想,“这里就是伦敦,第一空 域的主要城市。”第一空域本身是大洋邦人口第三大 的省份。他尽力思索,想找回一些儿时的记忆,比对 一下究竟伦敦以前是否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伦敦的 房子,是否尽是摇摇欲倒的十九世纪建筑物?屋子的 四周是否都得用大木条支撑着?窗户用纸板挡着?屋 顶年久失修,也是架满铁柱铁板?花园围墙破裂得东 歪西倒?那些被轰炸过的地方尘土飞扬,柳枝蔓生于 破瓦残垣上,以前的本来面目又如何?还有那些被炸 弹夷平了的一大块一大块土地,现在都盖上了像鸡笼 一样的木板平房,从前究竟是一番什么景象?可是不 管他怎样集中精神去思索,童年的记忆仅是一片空白 ,好像以前发生过的事,既什么背景,也不大明其所 以。 真理部大厦,或者用新话说叫“迷理大厦”。那 是一所在视线以内与其他景物截然不同的建筑物。它 是座巨大的金字塔形建筑,白色水泥熠熠发亮。它拔 地入云,一级叠一级,高达三百米。从史密斯所站的 地方,可以遥望到三句用漂亮的美术字体镌刻在真理 部大楼正面的党的口号: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真理部共有六干个房间,地上层三干个,地下层 也是三千个。分布于伦敦四周的还有三座与迷理部类 似的政府建筑物。由于这些楼宇十分高大,环绕其间 的别的房子就显得特别渺小。站在胜利大厦顶上,同 时可以看到这四座大楼,它们分别为四个部门的所在 地,政府的所有职能就分工到了这四个部门。这四个 部门的职责分别是:真理部管新闻、娱乐、教育和艺 术;和平部管战争;仁爱部管法律和社会秩序;裕民 部管经济。真理部的新语简称上面介绍过了,现在这 三个部门在新语中分别叫:迷和、迷仁和迷裕。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