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猫三丫上房了
作者简介
叶广芩,北京市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授予“北京人艺荣誉编剧”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曾任陕西省人大第十一届常委会委员,西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孤儿》《注意熊出没》《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老县城》等;中短篇小说集多部;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环保文学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刘婶护着她的猫,我往猫窝跟前一走,她一双小眼就 盯上了,不差半步地跟在我身后,怕我动她的猫。碍于和 我妈的关系,她不好意思往外轰我,要是换了小四儿、臭 儿他们,她早就抄起门后的扫地笤帚抢上了。刘婶顶不待 见的就是胡同里那些“又淘又坏”的半大小子,说他们“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几条“臭带鱼”把这条胡同折腾 得臭烘烘的不得安生,什么时候把他们“灭了”才好。 看在我妈的面子上,刘婶对我一向挺客气,没把我划 拉在“臭带鱼”的范畴之中。 刘婶家的猫窝放在炕犄角,一个柳条筐,盖了条破被 ,大猫小猫都在筐里卧着。蹭到猫窝跟前,我问刘婶,“ 下了几只呀?” 刘婶眼睛一瞪:“怎么说话哪!” 我说:“我是说您的猫!” 刘婶说:“五只。” 我说:“臭儿他妈一下生了俩,大伙都说她了不起呢 ,比您家的猫还差着仨。” 刘婶的眯眯眼挤成了一道缝儿,一嘴牙也跳出来,这 是她高兴的表现。刘婶说:“你这话让臭儿他爸听见得揍 你!” 我说:“臭儿他爸跟我妈就是这么说的,生了俩,有 公有母。” 刘婶说:“臭儿他爸那是兜着,不显摆。臭儿家是大 喜了,他妈一下生了对双生,龙风胎,几百个人里不准有 一个。再说,人不能论公母,得说男女,畜生才说公母。 ” 我说:“我听人家称您和刘叔是‘老公母俩’,你们 也没生气呀。” 刘婶没接我的话茬,大概是认为跟我嚼清楚这个道理 太费劲。 她通起炉子,说要熬豆粥,待会儿刘叔下班回来摊糊 塌子。糊塌子我爱吃,老北京饭,西葫芦擦丝,加鸡蛋和 白面,在铛上摊成饼,蘸蒜汁吃,特别香。但是在冬天吃 糊塌子,我还没有过,外头的树枝光秃秃的,西北风吹得 窗户纸呼啦呼啦响,大概要下雪,用我爸的话说就是“滴 水成冰”的天气。刘婶家的西葫芦是她娘家温室玻璃棚里 种出来的,很珍贵。能在“滴水成冰”的时候吃夏天的糊 塌子,多神奇呀!以前就是景山对面住的皇上也未必有这 福气。 我咽了口唾沫。 刘婶没邀请我留下来吃晚饭,我也不好说什么,想的 是一会儿回去得让妈给自己做烙饼摊鸡蛋。我们家没有西 葫芦,但是我们家有鸡蛋和白面。 刘婶让我帮她剥蒜,我借机提出条件:“让我看猫。 ” 刘婶说:“剥完蒜再说。” 我们家跟刘婶住斜对门,他们家门牌是5号,我们家是 2号,胡同在我们住的这段凹进来一块,形成一块小空场, 我们叫它大院。大院里依次排着2号、3号、5号、7号、9号 几个院门,除了我们家和7号黄老太太家是独门独院,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