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
ISBN: 9787313214867
张明扬,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专栏散见于“腾讯·大家”、《财新周刊》等处,曾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热衷于在专业史学研究和传统通俗历史写作间找到“第三条道路”,追求“靠谱扎实的有趣”,读史写史心得为“历史仅供参考,后世若有雷同,历史概不负责”。
9月28日,自民国以来就被认定为孔子的生日,照例要 举行祭孔大典。在海峡对岸,这一天还是教师节。 如果是在雍正时代,孔子诞辰这天,从皇上到全国军 民,还要致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 在传统中国,孔子之教既是政教的指导原则,也是社 会的凝聚力。这一点,不仅雍正很明白,绝大多数帝王也 不会不知道,从不断拔高孔子地位,到尊崇孔子后人,再 到将孔庙祭祀逐渐升格为国家大典,历朝曾有多位帝王亲 临曲阜孔庙朝圣祭孔,足见皇权与孔子的亲密关系。黄进 兴先生在《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中记录了大 量此类故事。 即使是素有焚书坑儒之恶名的秦始皇,对孔家也不薄 。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因为“博通六艺”,被秦始皇拜为 少傅,据说这还是孔子后裔享有爵封之始。不过,历史上 并未有秦始皇祭祀孔子的记录。 汉高祖刘邦对儒家显然没有那么友好,不仅打心底地 轻慢儒生,还曾有“尿溺儒冠”的黑历史。但正是刘邦, 开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更别说,他还亲自到了曲阜孔家。 《史记》中说: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孔子。太牢, 就是猪牛羊的意思,在古时是最高规格的祭祀。刘邦封孔 子的九世孙孔滕为“奉嗣君”,黄进兴先生称为“孔家奉 祠后裔领有官方身份之始”。 刘邦初定天下,无论他如何看不上儒生的高谈阔论, 都无法否认孔子与儒家在现实政治中的影响力,所以他还 是去了曲阜孔家。据说刘邦离开后,官场上行下效,“诸 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在整个西汉时代,孔子所受的政治待遇总体上并未超 出刘邦定下的基调,这固然有汉初行黄老之学的缘故,即 使是“独尊儒家”的汉武帝,在尊孔祭孔上也没有重大理 论突破,按照黄进兴的定义,此时孔子地位只能说是“尊 而不贵”。武帝末年,诸侯鲁恭王竟然还制造了为扩建王 宫而拆迁孔子旧宅的丑闻,所幸由于在墙壁中惊现秦皇焚 书时代所藏的儒家经书(古文经书),才将丑闻变为了奇 闻。 无论王莽在历史上名声如何不堪,还是他突破了刘邦 留下的尊孔范式,将尊孔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王莽还未 称帝时,他就操控西汉朝廷(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 褒成侯”,专奉孔子之祭,孔子后裔的封爵自此开始“世 袭化”,这也为后世受封的“衍圣公”埋下了最重要的伏 笔;同期,王莽还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也开启 了孔子本人被追封王爵的常态,此后爵位与日俱增。 后世对王莽尊孔争议颇多,这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王 莽此人。如果你认为王莽是个步步为营的野心家,那么他 的尊孔当然是利用孔子的考量多一些,以尊孔增强篡汉的 合法性;如果你认为王莽是一个笃信儒家原教旨主义的乌 托邦空想家,那么他尊孔也就是一个儒家信徒对教主的顶 礼膜拜罢了,他衷心相信尊孔可以庇佑他的复古改制成功 。但问题是,在真实历史中,王莽很可能是这两种人格的 合体,视情境的不同而特别彰显某一方面。 光武帝刘秀建政东汉之后,虽然在政治上,他是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