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生命的洞
作者简介
胡展诰,心理咨询师,出生在中国台湾屏东沿海渔村。从小就喜欢听故事、骑车、到处乱晃。因为喜欢旅行,热爱这块土地,所以立志将工作的足迹遍及台湾地区。先后毕业于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系、屏东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现为崑山科大兼任心理师、风传媒专栏作家、爱心理合作心理师、永龄希望小学咨询委员、新竹市新住民服务中心外聘督导。工作之余热衷演讲与写作,著作有《遇见,生命最真实的力量——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修练笔记》《别让负面情绪绑架你——30个觉察+8项练习,迎向自在人生》《摆脱边缘人生──25则人际攻略,打造有归属感与自我价值的人生》。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隐身在幸福童年 背后的秘密 我要邀请你从三个“快问 快答”开启这本书的阅读: (1)请你迅速找出三个 形容词来形容你的童年生活 。 (2)提到“童年创伤”, 你会想到哪三种家庭环境? (3)提到伤害孩子的家 庭,你会想到哪三种类型的 父母? 一、我们都可能带着伤 长大 在你思考问题的同时, 我来分享一件令我印象深刻 的事情。 几年前,我跟朋友一起 到火锅店聚餐。席间,隔壁 桌的一个小男孩在店里到处 奔跑、大声喊叫,其他桌的 顾客纷纷出言规劝却不见效 果。孩子的妈妈年轻时尚, 似乎没有注意孩子的状态, 也不太理会其他顾客的眼光 ,只顾着和同桌的姐妹们开 心畅谈。 没过几分钟,小男孩在 跑跳中失去重心,撞翻了我 朋友手上盛满热汤的碗,滚 烫的热汤和着火锅料洒在我 的牛仔裤上,也溅到小男孩 身上。小男孩吓着了,号啕 大哭,冲到了母亲身旁。 你们猜,小男孩的母亲 是什么反应呢? 赶紧检查小男孩是否被 烫伤,安抚小男孩惊恐的情 绪?还是向被烫得从塑料椅 上跳起来,抓着满是热汤的 长裤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我道 歉? 不,都不是。 只见母亲高高举起右手 ,描绘精致的指甲迅速在空 中划出五条锐利的彩色弧线 ,“啪”的一掌用力扇在小男 孩脸上,力道之大,让他足 足转了两圈后才跌坐在地上 ,小男孩脸上堆满惊恐。 “讲了几百次,怎么都不 听!你把我弄脏怎么办?你 怎么不去死!”年轻的母亲 勃然大怒。 看到母亲的反应,所有 人都目瞪口呆,但没人敢开 口说话。 在场的顾客或许在私下 议论这位母亲的管教方式不 当,或许归咎于小朋友太调 皮,抑或只是拿来当作茶余 饭后的谈资。总之离开火锅 店后,这件事很可能不会占 据任何人的记忆空间。对许 多人而言,结束这场饭局, 走出这家火锅店,一切如船 过水无痕。 但是这件事,可能对这 个小男孩有很大的影响。 先不论母亲管教疏漏之 处,让我们把焦点放在这个 小男孩可能受到的影响上。 他难以意识到的是,自己虽 然被热汤烫伤了,但是得到 的不是安抚与照护,也没有 学到自我保护的方式,而是 再一次受到伤害(被母亲扇 巴掌)。如果母亲继续采用 同样的教养方式,这个小男 孩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可 能会这样告诉自己: 算了,反正我受伤也不 会有人关心我。 我被烫伤还没有妈妈的 衣服被弄脏重要。我是没有 价值的人。 我只需要对妈妈负责, 只要妈妈开心,我和其他人 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 父母关心的方式就是打 骂,我之所以会被打骂,一 定是我自己有问题。 那些相信父母会无条件 爱孩子的人真是蠢蛋,这根 本是不可能的事。 对这个小男孩而言,比 起热汤洒在身上的疼痛,脸 颊上那犹如在伤口上撒盐的 一巴掌,可能让他更加难受 。身体的创伤会因为修复机 制的修复而慢慢好转,内心 的创伤却会随着时间逐渐恶 化。 如果母亲的教养模式依 旧没有改变,小男孩就会在 内心建立起“我是没有价值 的人”的假设,在往后与母 亲的互动中一次次重复获得 证实,然后形成难以撼动的 负向信念。 然而,究竟是这个孩子 真的不值得被爱,还是母亲 在这个过程中只顾着满足自 己聊天的需求,而忘了提醒 孩子、适时制止孩子,甚至 在孩子受伤时没有对孩子给 予适时的安抚与照顾呢? 看了上述例子,我要邀 请你重新检视在成长过程中 觉得再平凡不过的一些事情 ,看看你是否会有不同的感 受。 在学校被欺负,回家却 被父母责骂:“你怎么这么 笨?怎么不懂得保护自己? 真是没用。” 当你感冒发烧或身体不 舒服时,却总是被父母嘲讽 与责备:“谁像你这么体弱 多病?你怎么不懂得照顾自 己?看病不用花钱吗?” 每当家里生意清淡时, 你就必须绷紧神经,避免因 为任何小差错惹来父母的打 骂。 不论你多么努力帮忙做 家务,获得好成绩,父母还 是觉得你不够好,应该更努 力。 当你为自己优异的表现 雀跃不已时,父母笑你眼光 短浅,警告你别太自满。 当你开始产生自己的想 法时,父母责怪你叛逆、不 受教。当你想要专心忙自己 的事情时,父母指责你太以 自我为中心。 你是否经历过上述某些 情境,虽然感到不舒服、不 服气,但还是不禁责备自己 :都是我没用、太自私、不 孝顺,是我不好(虽然你也 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不好) 才会惹得父母不开心。这种 不舒服的感觉累积太久、太 多,就成了我们难以辨识却 影响我们一辈子的“伤”。 P1-5 \\\\\\\"1.这是一本为童年疗伤的书,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凝聚多年工作心得所写。 2.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真实、鲜明的案例,用心解读原生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带给孩子的童年创伤,疗愈原生家庭的伤痛,帮孩子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找回完整、真实的自己,让自己和下一代拥有更加完美、幸福的人生。 3.本书共分为三部分,读者可以视自己当前的需求选择相关的章节阅读:前四章探索童年是如何在家庭中受伤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窥见自己的受伤经历。第五章则是引导读者检视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习以为常用来“求生”的“行动”。最后两章,作者利用实际工作经验,与读者分享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与方式,走向更健康的关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