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慎先生纪念文集(精)

周先慎先生纪念文集(精)
作者: 编者:周阅//段江丽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48.80
折扣购买: 周先慎先生纪念文集(精)
ISBN: 97875013684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特稿:未名湖畔奏弦歌淡浮居中研稗史 ——周先慎先生学术人生纪略 潘建国 一、由外而内:北大学术传统的融人与传承 1959年,周先慎教授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主动响 应**号召,填报了奔赴新疆工作的**志愿。孰料,命 运却给了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份意外惊喜,他被分配 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直至晚年回忆起此事,周先生仍 觉得不可思议:“我是服从组织分配才跨进北京大学大门 的,没有经过争取,没有经过奋斗,应了一句俗语‘得来 全不费工夫’,这不是机缘是什么。”按照周先生的分析 ,机缘背后的原因或是:这一年北大文科由四年制改为五 年制,没有自己的毕业生;受到政治风波的冲击,北大中 文系年轻教师中有许多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师资队伍遭到 严重破坏,亟待补充,故与周先生一起进入北大中文系的 ,还有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的十几位年轻人,“ 外校的毕业生一大批同时蜂拥进北大,这种情况,在北大 中文系的历**可以说是***的”(Do有意思的是, 对于1959年外校毕业生集中分配进北大,坊间另有一种说 法,即当时相关部门希望采用“掺沙子”方式,来变革甚 至重塑北大人文知识分子的队伍和传统。如果这种说法属 实的话,那么它至少在周先生身上遭遇了**的失败,因 为,作为一粒外来的“沙子”,周先生竟欣欣然“忘乎所 以”,为未名湖的景致、中文系诸先生的风采以及北大自 由、独立、包容、严谨的精神传统深深折服,日日浸润, 久而久之,乃至全身心融入其中,成了一名***的** “北大人”。 初到北大,周先生的身份虽然是教师,但他甘愿同时 继续做一名学生,旁听那些他“心仪已久、闻名全国”的 中文系名教授的课程,包括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游 国恩先生的“左传研究”、杨晦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艺理 论”、林庚先生的“唐诗”、季镇淮先生的“中国文学史 ”、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王瑶先生的“ 鲁迅研究”等等,“他们渊博的学问,严谨的学风,诲人 不倦的精神,甚至他们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仪容风采, 或平实或流畅或幽默的语言,都给了我极深的影响和感染 。”其中,吴组缃先生对周先生的影响尤为重大,周先生 不仅系统阅读了吴先生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也旁听了 他的“古典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小说史论要 ”等课程,对于吴先生的学问人品,皆极为钦慕。受其熏 染,周先生“于是就去找名著来重新读,细细体味,深入 思考,便有了一些不同于从前的认识。又再去读金圣叹、 毛宗岗和脂砚斋的批,也常常有会心之处。于是,慢慢地 ,就在吴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开始了我的古典小说研究 。后来调到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又参与了吴先生牵头的 《中国小说史》的研究项目,直接聆听教诲的机会就*多 一些。…‘我在古典小说的研究方面,如果说还有些许成 绩可言,还可以概括出几个特点来说一说,那都是受到吴 组缃先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周先生曾在《吴组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