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三辑:张秉贵:“一抓准”和“一口清”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三辑:张秉贵:“一抓准”和“一口清”
作者: 葛竞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三辑:张秉贵:“一抓准”和“一口清”
ISBN: 978754487207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你们知道老北京的“燕 京八景”指的是哪八处景 色吗? 清乾隆十六年(一七 五一年),乾隆皇帝将北 京的八处景色誉为“燕京 八景”,它们分别是:太 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 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 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 和居庸叠翠。 这些景色中有秋风, 有夕阳,有白雪,有明月 ,个个都优美绚丽,令人 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 它们代表了鲜明的北京风 貌,让北京人引以为豪。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竟然 因为一个人,出现了“燕 京第九景”的称号! 人也能变成景色? 没错! 这第九景与众不同, 它并不是真正的景色,而 是一个人的工作状态。 当时,许多市民为了 看他工作,经常三五成群 地约着一起去。有时候看 他的人太多,把百货大楼 挤得水泄不通,有时甚至 把他所在柜台的玻璃都给 挤碎了! 大家不妨猜一猜:究 竟是什么样的工作场景会 让人如此好奇?又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会让大家都 对他这么热情,这么崇拜 呢? 这个“燕京第九景”的 地点,位于王府井百货大 楼一楼的糖果柜台,而这 个“大明星”,其实就是糖 果柜台的一名普通售货员 ——张秉贵。在一年的新 春佳节之际,一位年逾古 稀的顾客给他送来了这样 一首赞美诗: 首都春浓任君游,柜 台送暖遍神州; 燕京八景添一景,秉 贵售货领风流。 这首赞美诗道出了无 数顾客的共同感受,人们 很钦佩他的优质服务和售 货技艺,把他当成了心中 真正的“大明星”。更重要 的是,人们为他自豪,为 他骄傲,所以他工作的场 景才被人们誉为“燕京第 九景”。 清晨,天微微亮,张 秉贵就早早地起身洗漱。 张秉贵虽然为人俭朴,但 平时却十分注重仪容仪表 。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衣 着总是干净整洁,纤尘不 染。 因为在张秉贵的心里 ,他的着装外貌、仪容仪 表就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这就像人们都愿意身处 美丽整洁的环境中,谁愿 意周围总是脏乱差呢? 张秉贵心想:身为服 务行业的一分子,第一面 一定要让顾客心情舒畅。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们的经济都不宽裕, 买不起像样的衬衫,但为 了使自己着装规范整齐, 张秉贵便买来一种假衬衫 领,衬在工作服里,就好 似穿了衬衫一样。 这种假领子可以说是 那个时代独特的产物,它 是一种可以套在脖子上, 只有上半身和领子,却没 有衣袖的“超短款”衬衫, 这可比一件真正的衬衫便 宜多了!对于俭朴而注重 仪表的人来说,这实在是 一个很巧妙的发明。 张秉贵每天都会坚持 刮胡子、换洗衬衣领和擦 皮鞋,时间久了,他的同 事有点迷惑了。 在他们眼里,男人就 应该是大大咧咧、不拘小 节的。尤其是那个年代的 男人,在忙碌的工作和艰 苦的生活条件下,谁还顾 得上自己的外表呢? 张秉贵,可是他们见 到的第一个这么爱干净、 这么讲究外表的男人。 “张秉贵,你作为一个 男同志,怎么和女同志一 样,这么讲究呀?”一次 ,同事疑惑地问他。这个 疑问中,既有不解,其实 也带着一点儿调侃。 “我们站柜台的,当然 就得有个干净利落的精神 头儿,这样顾客才会高兴 地买我们的东西啊!特别 是我们卖食品的,如果邋 里邋遢,顾客就先倒了胃 口,谁还会再买我们的东 西呢?”张秉贵回答。 张秉贵对自己的想法 非常自信,而且坚定。他 在乎的不是别人会怎样去 看自己,而是这件事情是 不是正确的,自己到底有 没有做好。 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因为在生活中,大多数人 都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 ,大家怎样做,自己也怎 样做。这不仅是从众心理 ,更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坚 定,没有真正把事情想清 楚、想明白的原因。 同事们听了张秉贵的 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们也学着张秉贵 ,逐渐重视起了自己的仪 表,一个个大男人都变得 讲究起来了! 到了百货大楼,走进 糖果柜台的张秉贵就好似 战士进入阵地一样,时时 刻刻都提着十二分的精神 。所有的糖果在那一瞬间 都化作了张秉贵的小兵, 在他的手里听话地任他“ 调遣”。 P1-5